七塘镇喜观村向家院子文明实践站小记
村民在礼仪广场欣赏主题壁画
七塘镇喜观村向家院子,村舍、水塘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
作为我区乡村振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示范点,前不久,喜观村向家院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顺利建成。
日前,记者一跨进向家院子,就感受到文明礼仪之花遍地绽放。入口处“家礼路”的标志牌引人注目,道路两旁立着几块展示牌,绘着不同的家庭礼仪礼节主题,“长幼之循”“夫妻之循”“邻里之循”“洒扫之循”“应对之循”“称谓之循”“餐桌之循”“持家之循”“待客之循”“祭祀之循”,谓之“家礼十循”。
记者进入村落发现,院子四周错落分布着家训馆、家风长廊、中华八德墙等文明展示设施,置身其中,能够深切感受到乡风文明无处不在。
在家风长廊上,悬挂着5幅古今名人的家风名言。“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儿多财,则损其智。”隽永的语句吸引了不少带着孩子的村民驻足阅读。一位家长正在为孩子讲解林则徐的家风故事,“忠孝、仁爱、勤俭”的家风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播下了传承的种子。
在文明实践站的礼仪广场,晚饭刚过,这里就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呼朋唤友,陆续到此活动筋骨、练练嗓子。欢乐的舞蹈跳起来,激扬的歌曲唱起来,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村里人忙着挣钱,疏于交流,家庭争吵不断,邻里感情很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后,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平台,村里不时举办的传统文化演出,大人喜欢,孩子们也盼着。” 喜观村村干部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尊老爱幼的风气盛行,邻里关系和睦多了。
在家训馆,村里还安排适龄儿童参与着华服书写《论语》《孝经》《礼记》等传统典籍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书法之道、感受华服之美,增强民族认同感。
除了文化活动的熏陶,村里还经常举办健康知识科普讲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邀请农业专家授课,传授蔬菜种植、水果嫁接等多种技能。向家院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仅孵化了文明风尚,还成为了村民的致富大课堂。
礼仪老师宣讲文化,农业专家传授技术,工作人员解读政策,群众“点单式”的课程持续不断的送进院子,在补齐村民“精神短板”的同时,也提升了大家的才能。
传统美德在向家院子落地生根,和谐美满的幸福家庭遍地开花,文明真正融入到了村民的生活中。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了向家院子村民的精神家园、服务平台和传播思想、践行文明的平台。
(记者 马惠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