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扶贫政策落地的好帮手——记区脱贫攻坚优秀扶贫干部江勇
“现在看病,你们只需要自付10%。比如说,你们如果生病住院花费了10000元,自己只需要支付1000元的医疗费。这一块儿的政策是否明白了?”11月28日,在河边镇文昌社区,扶贫专干江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举例的方式,耐心地将脱贫攻坚医疗保障政策向贫困户进行宣传,加深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印象。
2017年,江勇被抽调前往河边镇从事脱贫攻坚的工作,算起来已有近3年了。在这一千多天的日日夜夜里,他自己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前往贫困户家中,宣讲脱贫攻坚扶贫政策。
“发放宣传资料或者宣读资料中的条条款款,实际宣传效果并不好。”江勇说,贫困户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一旦对政策理解出现偏差,便会不支持,甚至抵触扶贫政策,以致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从而给政策执行带来隐患。
为此,江勇自担任扶贫专干,便特别注重对扶贫政策的学习和更新。“扶贫干部是政策落地最重要的媒介,对扶贫政策不仅要熟悉,更要吃透,否则,扶贫政策就会变成‘助贫’政策。”江勇说,他会将吃透的政策融进日常例子之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接纳政策。
现有的扶贫政策条数众多,在宣讲的时候,江勇还特别注重策略,以当前贫困户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着手,精准助力政策的落实。
去年,家住河边镇铁石村的贫困户范祥中想在家发展点养殖业,但是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江勇隔三差五便来到范祥中家中,深入了解当前范祥中生活、生产、收入等动态,摸清范祥中家庭的底子,进而为其量身定制了产业扶贫的计划。
“根据你的情况,我建议你申请2000元的小额扶贫贷款。申请之后,三年内,你只需要还清本金就可以了。”江勇告诉范祥中,三年内贷款产生的利息,全额由国家承担,只管好好发展自己的产业即可。
江勇多次上门进行政策解读和释疑,最终打消了范祥中心中的顾虑,递交了小额扶贫贷款的申请,如愿以偿购买了50只鸭苗。 去年年底,范祥中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政策的落地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党员,既然从事了这份工作就要勇担扶贫的重任,尽自己最大力量让扶贫惠民利民的政策,惠及每一位贫困群众。”江勇说,将进一步吃透扶贫政策,尽最大努力让扶贫政策深入人心,持续巩固脱贫质量。
(记者 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