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访谈之五 内畅外联 构建区域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核心提示>>>
当前璧山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谋定而动,推进主城都市区发展,吹响了“重庆西扩”的号角,交通作为城市发展命脉,承载着一方土地未来发展的雄心。下一步,我区将如何构建区域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促进璧山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报邀请到区交通局局长赖晓明进行探讨。
本报记者: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璧山人民也在期盼着“十四五”规划落地,尤其是交通“十四五”规划,请问赖局长,璧山交通“十四五”规划发展思路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呢?
赖晓明:目前,璧山公路总里程达到了2632公里,璧山公路网密度达到283km/百平方公里、人均拥有公路里程密度36km/万人,居渝西前列,区域内路网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国省县道和重要连接道路为骨架,“四好农村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格局,实现了“镇镇通沥青路,村村通水泥路”“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客车”目标。已建成的成渝高铁、地铁1号线、成渝高速、渝蓉高速、渝遂高速、九永高速构成的四高一铁一轨道通道网络形成了璧山对外的交通快速通道。
璧山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东向紧紧“粘附”中心城区,西向广泛辐射成渝轴线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当前,我们编制璧山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时,以建设主城都市区“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为抓手,积极构建东融西拓、北连南合的现代交通体系,打造以重庆第二国际机场为核心载体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促进主城都市区快进快出。
东融西进,配合市级加快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提速成渝高铁、规划实施渝自城际高铁,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主要节点城市快速到达。谋划建设璧大快线、璧永快线,助力打造主城区“1小时通勤圈”;实施渝遂扩能、成渝拓宽、璧永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密东西向联系与渝遂、渝蓉、九永高速公路形成6条高速公路通道,进一步畅通人流、货流;争取早日实施渝蓉高速内环连接线,进一步缩短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北连南合,实施渝昆高铁、推进兰渝高铁,规划实施渝毕、合永等城际高铁,规划建设市域铁路枢纽西环线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争取市级规划纵贯璧山南北的轨道线路,完善区域轨道网络;加快推进合璧津、璧山至北碚高速公路,规划实施合川草街至七塘、璧山至潼南高速公路,提高联动周边的通行能力。
本报记者: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深入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建成,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而作为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的璧山,将如何依托重庆第二国际机场,打造成航空门户枢纽城市呢?
赖晓明:目前,随着第二国际机场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构造璧山现代航空枢纽交通规划时,需要考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与第二国际机场城市群的交通连接。璧山将实施一批重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串联枢纽机场与周边城市,通过规划的4高铁3城际4快线3轨道8高速构建起多式多向交通网络。同时,围绕第二国际机场建设,我们也将充分对接全市综合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庆主城都市区建设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单位,提前谋划临空经济,届时,璧山的交通将迎来“大爆发”。
本报记者:随着璧山交通路网体系的不断完善,群众对于黛山大道北沿线的建设期盼很高,作为承接大健康产业和产教融合生态示范区的产业道路,目前项目推进情况如何?
赖晓明:黛山大道北沿线是璧山与北碚两地的重要通道,也是贯穿璧山南北的快速连接通道、产业通道和经济通道。目前,黛山大道北沿线前期方案论证研究已完成,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项目起点位于袁家坝,终点延至与北碚区交界莲花堡处,途经大路街道、七塘镇、八塘镇。线路总长24.7km,按设计速度80km/小时一级公路建设,双向8车道,左右两侧预留3米的人行通道。为了提高黛山大道通行效率,该项目在大路街道、七塘、八塘、六塘、保家、依凤和五龙等地方设置了8个交叉口,远期预留了与合璧津高速、璧北高速的连接道功能。黛山大道北沿线的建成,将极大助推璧北片区的产业发展,实现璧北片区延伸至四川广安方向的出渝快速通道。
本报记者:今年是重庆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群众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热情很高,区交通局下一步如何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赖晓明:我区交通“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建成“四好农村路”942公里,其中通达项目168公里、通畅项目774公里。将解决69个村民小组通达和372个村民小组通畅,到2020年底,全区村(居)民小组通达率、通畅率达到100%,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因地制宜、便捷畅通、安全环保”的“四好农村路”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已完成通达工程168 km,通畅工程650km。区交通局今年将补充下达“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120公里,着重解决群众“最后一百米”的入户入院坝道路。我们拟在“十四五”期间还将规划建设1000km的入户道路,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生活、生产出行需要,助推交通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本报记者:去年,地铁一号线顺利开通,璧山的老百姓进出主城也更便捷,有了更多选择,未来在交通运输方面,交通局下一步发展思路是怎样的?
赖晓明: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启动键”,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的璧山,在运输服务方面将着力推进公交IC卡系统“一卡通”,实现主城都市区的公交“互联互通”。下一步,将围绕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交通运输工作。一是加强与周边城区的互联互通,重点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公交互联互通,例如增加901班次。二是着力优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衔接。加强公交与地铁,公交与云巴、地铁与云巴、地铁与高铁的无缝衔接换乘方式,统筹规划快速系统、慢行系统、人行系统,畅通内部“微循环”,提升群众出行的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