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药品热销购买注意禁忌
药店导购员为市民介绍防暑药品
随着气温持续走高,防暑药品开始热销。但服用防暑药品有禁忌,市民最好先听取医生建议后选用。
“自入夏以来,藿香正气口服液、人丹、十滴水、夏桑菊颗粒、板蓝根颗粒、金银花等老百姓青睐的防暑药销量大幅增长。”8月13日,记者走访城区一家药店时,该店导购员介绍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市民都知道防暑药品可以预防中暑,并且也能治疗轻微的中暑,但具体如何使用,有什么禁忌,却并不清楚。更严重的是,因为这些药品大家都耳熟能详,不少人使用之前甚至都不看说明书,而是凭着自己多年的“常识”随意使用。
对此,区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医师王良玉提醒市民,购买清凉解暑药品时一定要看清药品说明书,对症使用。
“如人丹和板蓝根颗粒偏寒凉属性,脾胃功能弱及体寒患者需减量服用。而藿香正气口服液是治疗夏季感冒的常用祛暑解表和外感风寒的中成药,性偏辛温,湿热吐泻者不宜服用。”王良玉告诉记者,市民购买时还需注意藿香正气口服液与藿香正气水的区别。前者不含酒精,后者酒精含量为40%-50%,老人、妇女、儿童及酒精过敏者更适合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
据王良玉介绍,市面上其他常用的清热解暑剂还有六一散、十滴水、清暑益气丸等。需要注意的是,十滴水因含有大黄,孕妇要忌用;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或正在服用甲硝唑、呋喃唑酮、头孢类抗菌药物等药品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选择不含乙醇成分的。
“在服用任何药品前,都需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其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或咨询专业医务人员后再行服用。”王良玉提醒,出现轻度中暑不适感可以自行服用解暑剂,但服用后不能缓解或症状表现较重者建议尽早前往医疗机构就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