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大喇叭”里的党史故事

日期:2021-05-24

“各位村民,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的党史故事是咱们璧山的革命烈士白深富的故事。”5月20日下午6点,八塘镇“小塘塘”宣讲队员郑田甜、赵胤年和石小玉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开始了当天的党史故事分享。

“村里的‘大喇叭’每周都会讲述党史故事,这些故事发人深省,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我现在已经成为这档节目的忠实听众了。”凉水村村民陈子林在樱花广场上,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听着“大喇叭”里播放的党史故事。

党史学习,如何坚持不懈学?如何接地气,满足百姓学习需求?八塘镇在十分接地气的“大喇叭”中找到契机。

自我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小塘塘”宣讲队员在进行微宣讲时,发现村民们对党史故事热情度极高,但每次到场参会的人员有限,宣传力度不足。正在他们为扩大宣传面伤脑筋时,疫苗接种的广播响了起来,这让宣讲队员们眼前一亮。

4月11日,“小塘塘”宣讲队员决定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的作用,每周播放一个璧山本土的党史故事,每个故事分成三部分,分别在早中晚定时进行播放,时长30分钟左右。

于是,八塘镇村村通的“大喇叭”,让党史故事“声”入到了每家每户。看似很“土”的乡村“大喇叭”,现在却成了党史学习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宣传方式,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坐在家里就能听党史故事,很有感慨。”80多岁的敢英村义务讲解员杨家发老人说,有了共产党才有了今天的新生活,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会继续发挥带头作用,身体力行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

截至5月20日,八塘镇44个村村通“大喇叭”已播放党史故事5则,播放时长累计超过630小时。“大喇叭”不但成了该镇党委、政府传递信息的窗口,也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平台,掀起了学史爱党新热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