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代表建议速览

日期:2022-01-21

出席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璧山代表团代表在前期调查研究基础上,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结合璧山发展实际,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部分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铁路枢纽西环线建设的建议

铁路枢纽西环线(璧山联通中欧班列和珞璜港铁路线)路线全长约95公里,速度目标值160公里/小时,线路走向为磨心坡―璧山―江津―珞璜,与铁路枢纽东环线形成闭合环线。目前西环线项目已纳入《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2021-2025)》储备项目库,属于“一区两群”内部交通重点项目。我市铁路环线建成后,将为重庆货运高效运转赋予全新动能。加快推进西环线的建设,力争早日开工建成,对完善铁路枢纽环线功能,提升枢纽运输组织效率的意义重大。

一、加快推进铁路枢纽西环线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快铁路枢纽西环线建设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长远需要。西环线能将璧山、北碚、江津等地区的产业和物流需求快速引入团结村铁路站和江津珞璜港,实现与中欧班列、长江经济带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无缝衔接,有效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建设。

(二)加快铁路枢纽西环线建设是加速构筑重庆新机场集疏运体系的重要前提。重庆新机场选址璧山,定位为区域航空枢纽和航空货运枢纽,并积极打造国际航空物流转运中心,首期设计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加快铁路枢纽西环线建设,并结合重庆新机场选址以及璧山境内快速物流通道规划建设在璧山设站,对提高重庆新机场集疏运效率,补齐区域铁路货运短板,串联主城都市区和周边各大综合货运枢纽,优化运输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三)加快铁路枢纽西环线建设是加速重庆主城都市区融合发展的有力杠杆。西环线沿途的渝西片区产业密集和工业园区众多,是全市物流中心和先进制造业聚集区,该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增强主城片区与渝西片区联系,加速主城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提升缙云山与云雾山之间槽谷地带南北纵向货运承载能力,同时有效促进货运分流,进一步缓解城市拥堵。

二、建议

(一)加快推动铁路枢纽西环线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

(二)指导相关区县结合本地区规划提前做好沿线建设用地控制预留以及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工作。

(三)结合重庆新机场集疏运体系和快速物流通道规划建设,在璧山设站,提升地区货运组织灵活性。

关于推动主城都市区公交同城化发展先行先试的建议

璧山是主城都市区的“迎客厅”,离中心城区最近,是重庆首个通轨道交通非中心城区的区县,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庆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城市公共交通作为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主城都市区交通同城化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公交同城化发展是同城化发展关键的一步。

璧山目前与中心城区连接的公交线路2条:璧山至大学城、璧山至白市驿,覆盖面较小,随着璧山区的快速发展和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规划布局,璧山同中心城区的人员流动日益加大,璧山公交与中心城区公交的差异已严重影响到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主城居民和璧山人民反映强烈。璧山公交与中心城区公交同城化的差异如下:一是中心城区的公交只开通到绕城高速以内,不能延伸至璧山;璧山的公交开通到中心城区数量有限,且在中心城区停靠站点较少,每开通一条都困难重重。二是因为财政体制原因,璧山的公交卡(普通卡)可在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公交车上使用,但不享受中心城区乘坐优惠和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其余卡类不能使用;

中心城区的公交卡(已升级为全国互联互通的普通卡除外)不能在璧山使用,即使升级为全国互联互通的普通卡能在璧山使用,也不享受璧山乘坐优惠和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增加了乘车人经济负担,老百姓意见很大。

为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公交同城化发展,提升公共交通综合服务能力,现就先行先试璧山公交与中心城区公交同城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取消“人为”设置的障碍,准许中心城区与璧山根据群众出行需要互开直达公交,真正实现公交同城化,方便璧山和中心城区之间的市民出行。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开投集团(中心城区公交的经营企业)和交运集团(璧山区公交的经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公共汽车客运是具有公益性的服务行业,应坚持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而不是画地为界的利益分配工具;公共汽车客运经营企业应当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安全运营、规范服务,提升服务质量,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根据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公交的需要,率先开通璧山至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和大型商圈的公交,中心城区至璧山各公园的公交线路。

二是享受同样优惠乘坐补贴政策,真正实现一卡通。既可由全市统一出台乘坐优惠政策,由市级财政统一补助;也可由市、区两级财政按合理比例承担,但所有卡类都可互相使用,谁发卡谁承担,享受当地的乘坐优惠和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所有办卡信息共享,按照户口所在地原则办理公交卡,避免一人多卡,可能还会减少财政支出。

关于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璧山空港新城的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正式提出以来,川渝相向发展步伐全面提速,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但成渝地区临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上,受航空货运能力不足、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因此,随着重庆新机场拟选址落户璧山区,前瞻谋划建设璧山空港新城,能有力支撑重庆城市空间格局向西拓展,促进成渝地区产业、人口等各类要素高效集聚,对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规划建设理由

(一)启动璧山空港新城规划编制的现实紧迫性。建设空港新城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全方位考虑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用地规划、道路市政、公建配套等多方面因素,还要符合机场净空保护、噪音管理等民航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加之空港新城信息、资金流动频繁,若按传统刚性的城市规划谋划空港新城未来发展,便不能充分体现临空经济的优势,空港新城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难以有效发挥。因此,规划建设空港新城,要以实现空港新城整体功能与大区域融合衔接为目标,提前开展规划编制,确定合理的居住、产业、物流等用地规模,最大限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土地效益,确保机场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临空产业与枢纽定位趋同、交通与市政体系衔接顺畅,避免出现之前渝北空港新城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局面。

(二)建好璧山空港新城将大幅提升重庆区域经济实力。空港新城不是单纯建设一个交通中心,而是把空港由一个交通中心变成以空港经济为依托,融合航空物流、国际商贸、临空工业、高科技产业、生活居住、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城,不仅能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和就业机会,还能通过与关联产业前向、后向联系,发挥经济的扩散作用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实力提升。据国际机场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每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2.9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和2500个就业岗位,以重庆新机场设计旅客吞吐量7500万计算,仅机场便可带动经济收益超1400亿元,就业人口近20万人,加上350万吨的航空货运量,经济效益更是十分巨大,未来将对重庆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三)建好璧山空港新城能更好支撑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共建西部(重庆)科学城,是成渝两地建设科技创新载体的重中之重,璧山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东部地区科技创新中心相比,成渝地区主要短板是产业布局分散、支柱产业重合度较高,未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因此,规划建好空港新城,便可依靠航空运输的时空压缩功能和完善的综合交通立体网络,促成各种临空指向型产业聚集,提升区域人才汇聚能力,不断助推西部(重庆)科学城区域产业迈向高端化轨道。

二、建议

(一)市政府明确牵头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完善与航空、铁路等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尽快编制璧山空港新城规划,重点聚焦“大物流、精航服、慧消费、新科技”四大方向,布局高端制造业、专业市场集群、国际航空物流园、中央商务区、高端居住区等功能板块,确保机场与城市协调、融合发展。

(二)深入开展集疏运体系研究,充分对接现有规划建设的高铁、高速、轨道交通、城市干道等综合交通方式,提前布局对内对外交通网络,建设“地区畅”“内部便”的空港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和一体化枢纽换乘体系,形成“市内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的国际航空枢纽格局。

(三)充分发挥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作用,重庆新机场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学习借鉴新加坡樟宜机场文旅商融合运营模式,致力于打造集航空设施、购物休闲、住宿餐饮、游乐项目、景观花园等功能于一体的消费综合体,成为城市发展新地标,提升国际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