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津城成其美 四面山水自遣歌
望乡台景区
四面山少林寺
爱情天梯
龙潭湖
大洪海
四面山滚石户外营地
幽、险、奇、雄、怪、秀,用这6个字来形容江津5A级景区四面山,再恰当不过。在这里,你不但能看到心心念念的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还能领略到独具风情的人文风貌。
你可以去探访有着“西南第一庄”美誉的会龙庄,漫步亭台楼阁,触摸历史的温度;
可以去“华夏第一高瀑”望乡台瀑布,赏飞瀑似银河下泻,体会“化千钧为柔肠”的磅礴气势;
也可以去“水下森林”大洪海,看白鹭飘然飞、鸳鸯伴舟行;
还可以去富硒、富氧休闲胜地四屏镇,近距离感受天蓝水绿,点亮心灵之光……
千年历史文脉,书写了江津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江津的山河锦绣。6月29日至7月1日, 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编辑部及全市各区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骨干编辑、记者来到江津,近距离感受“四面山水、人文江津”的独特魅力。
“巴蜀名城江津,乃长江要津之道,辐射川黔优区位,通达江海多便利,四面山水誉天下,人文荟萃贯古今。”近年来,江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四面山生态优质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之路,让帅乡儿女在建设“绿水青山”中享受“绿水青山”,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
依托绝美生态
谱奏“四季之歌”
“走进四面山,如在画中游。”这是一位参加采风活动的记者发自肺腑的感叹。
作为集山、林、水、瀑、石于一身的天然绿色明珠,四面山以丹岩为骨架,以森林为肌肤,以瀑布为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资源,让四面山深受世人瞩目和青睐,如何开发?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推动四面山优质旅游资源“出圈”“破圈”,江津区将四面山景区、中山古镇(中山镇)、四面山旅游度假区纳入旅游生态功能核心区,包括会龙庄、望乡台瀑布、爱情天梯、四面山少林寺等数十个知名景点,总面积达371平方公里,统筹推进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四面山成了广义的“大四面山”——四面山生态旅游区,各个旅游景区资源串珠成链。
春天打造“养生旅游季”,夏天打造“音乐旅游季”,秋天打造“运动旅游季”,冬天打造“文化旅游季”——2017年,四面山“一山双核”之一的四面山景区,采取“一季一主题、一季一品牌”方式,举办了首届“火篼节”、第十八届全国门球锦标赛暨世界门球选拔赛、《乡约》大型相亲节目录制、《中国新歌声》重庆赛区总决赛等系列活动,消除景区季节性落差,四面山开始向“四季山”转变。同时,全力推出一批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精品线路,推动大四面山旅游产品由观光度假型向休闲康养型升级。2021年,四面山旅游度假区被授予“新时代·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度假区”殊荣。
激活醉美乡村
协奏“全域之歌”
夏天的风吹过四面山,树影婆娑,凉风习习。
这里有山有水有田园,有诗有景有远方。
如何既发挥四面山乡村旅游优势,又避免乡村旅游发展同质化?四面山勇立潮头敢为先,让村庄风貌与自然生态、乡土文化交相辉映。
四屏镇位于四面山旅游度假区核心,是乡村旅游的“主战场”,该镇夏季平均气温25摄氏度左右,这里植被丰、水质洁、空气纯,是全市富硒、富氧休闲胜地。
生态之美在于景、在于情,更需要精品。依托文化体验片区、森林康养片区等项目,四屏镇因地制宜,民宿建设如火如荼,一间间别具特色的民宿,成为生态旅游的“醉美网红打卡地”。
除江津四面山镇、四屏镇,中山、嘉平、蔡家、柏林、永兴五镇也在“大四面山”之中。近年来,五镇立足自身实际,纷纷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其中,蔡家镇以“吃新节”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打响了“吃在蔡家”的品牌;嘉平镇以“猫山采茶节”推动茶旅融合,助农增收,传承江津茶文化;柏林镇积极推进东胜边贸小镇建设,拟打造以生活服务为主要特色的文旅小镇。
四面山水之美,美在绿色发展的底色,更美在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责任与担当。做全域旅游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的“美”,江津久久为功,为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迈出坚实步伐。如今,四面山正展现出一张拥有优美意境的生态旅游地图,地图上写满了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的注脚。
做优大美名片
响奏 “融合之歌”
四面山之美,岂止在日月星辰、山水湖泊,其人文历史也别具一格。
文旅融合,是时代之需。融合之道,在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彰显大美大爱,实现“诗与远方”的交融。
作为文旅资源丰茂、文旅产品丰富的美丽之地,四面山以“绿色、生态、野趣、自然”为理念,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大力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文化、旅游、农业等融合联动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等旅游体验项目,创新旅游业态和产品体系, 融合“大旅游”和“小赛事”,有效利用山区地形地势及湖泊水资源,分段、分片开展山地自行车、竞走、徒步、登山等各类体育赛事及运动体验项目,以赛事、运动项目体验基地实现引流增收,增强文旅体产业持续融合发展动能。
“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四面山依托渝川黔地理优势,围绕红色文化、先巴文化、爱情文化、古镇文化等特色文化名片,讲好“大四面山”故事,深度开发“大四面山”自然风光游、人文景观游、爱情文化游、研学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持续办好有江津独特旅游IP记忆的中山古镇千米长宴、四面山七夕东方爱情节、四面山国际生态五项挑战赛等品牌活动,让美景“亮”起来、文化“活”起来、旅游市场“热”起来,吸引千万游客“打卡”四面山,成为江津文旅融合的核心和风向标。
山水有诗画,远方触手可及。四面山将着力做好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这篇文章,在尚“美”与逐“绿”的前行中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