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3人斩获佳绩 彰显陪跑生态硬实力
潮涌两江,群英荟萃。山城重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才盛会。11月14日,由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璧山区联合举办的“金牌陪跑人”实战争锋大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作为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重头戏,本届大赛以“让创新不孤单、让创业变简单”为主题,首次将目光锁定创新创业生态的关键支撑力量,设置技术经理人、孵化器管理人、投资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四大赛道。大赛以赛为媒,成功发掘并集聚了一批“爱重庆、懂专业、知人才”的优秀陪跑者,不仅带动从业者迭代知识体系、链接资源平台、深化交流合作,更助力重庆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2.0版注入强劲动能。
自8月启动以来,大赛吸引256名海内外精英报名参赛,经多维度综合评估,80名选手晋级决赛并同台竞技。最终各赛道分别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最具潜力奖4名,其中金奖、银奖获得者已按程序纳入新重庆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我区3名选手脱颖而出,斩获多项殊荣!
获奖名单中,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何勃凭借卓越的企业管理创新能力与风控实战经验,荣获职业经理人赛道金奖;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林培思以专业的资源整合与企业孵化服务能力,斩获孵化器管理人赛道银奖;重庆重科加速创业孵化加速器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副部长徐治强凭借突出的科技成果转化实绩,夺得技术经理人赛道铜奖。
解码“金牌陪跑人”:
创新创业的硬核支撑力量
金牌陪跑人是指围绕服务“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在促进人才成果转化落地、人才企业孵化培育、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投融资对接等方面,实绩突出,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包括技术经理人、孵化器管理人、投资经理人、职业经理人。
技术经理人(现任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技术经理人):从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评价、推广、交易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且取得突出实绩的人才。
孵化器管理人(现任区县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负责人):具有整合人才、技术、装置、金融、数据等关键资源要素能力,以高水平、专业化企业孵化服务生成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且取得突出实绩的人才。
投资经理人(现任投融资机构投资经理人):具有独到的战略眼光和丰富的投融资经验,长期深耕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通过“投、贷、险、担”等方式,在帮助人才初创企业解决投融资难题方面取得突出实绩的人才。
职业经理人(现任科技企业高层管理职务):具有较强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运营管理和资金风控、质量风控、市场风控等方面取得突出实绩的人才。(下转2版) (上接1版)
实战竞技显真章:
全维度考验陪跑硬实力
大赛采取了“路演+答辩”方式,重点聚焦了促进人才成果转化落地、人才企业孵化培育、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投融资对接等环节。
技术经理人赛道:选手围绕前沿实验室技术产业化路径展开缜密推演,展现成果转化全流程操盘能力。
孵化器管理人赛道:聚焦初创企业发展痛点,比拼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精准匹配与整合服务水平。
投资经理人赛道:深度剖析硬科技投资逻辑,彰显风险洞察与价值发现的专业素养。
职业经理人赛道:模拟复杂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运营沙盘推演,考验管理创新与多维度风控能力。
获奖者心声:
以专业陪跑助力创新生态升级
来自我区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何勃最终斩获职业经理人赛道的金牌。赛后,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赛主办方搭建了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平台,聚集了非常多优秀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代表,大家相互促进和学习受益良多,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发展中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是令人惊奇的思想碰撞,我们电子信息产业的从业者也将继续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通过‘路演+答辩’的实战竞技,不仅交流了孵化服务经验,更感受到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林培思坦言,将以此获奖为新起点,继续为重庆的创新创业生态贡献力量,让“创新不孤单、创业变简单”成为现实。
“结识了众多懂专业、善转化的同行伙伴,也系统梳理了陪跑工作逻辑。”徐治强表示,通过大赛更加坚信自己扎根项目陪跑的意义,既是陪跑人,也是合伙人,与项目共创、共成长。
璧山深化生态赋能:
“一库一端一策”破解发展瓶颈
此次3人获奖,是璧山区深耕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在市委人才办指导支持下,璧山区牵头承建重庆高新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重点打造技术经理人、孵化器管理人、投资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四支陪跑队伍,建立“一库一端一策”的陪跑机制,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和产业资源对接“最后一公里”的双重瓶颈,相关经验入选工信部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2024年重庆市改革创新成果,获《中组部组工信息》《工信部信息》、经济日报头版刊载推介。
“一库”聚才:构建四支“陪跑人”队伍库,目前已全职引进“陪跑人”86名。
“一端”提效:指手机端。人才企业可以在手机端申请陪跑服务。数字化平台上线后,人才企业对接陪跑人精准度和效率大幅提升,陪跑人的业务量整体提升约30%。
“一策”激励:指为“陪跑人”提供支持政策,将“陪跑人”队伍纳入区级人才分类目录,并按“璧山人才十条”对“陪跑人”按服务成交金额1%发放补贴,单笔分别最高奖励10万元。
截至目前,已孵化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余个,成功培育出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孵化企业实现营收超6亿元,为璧山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