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菲油果实现规模化种植
“一盒12个,总重量只有1斤多,售价148元。”近日,璧山区大兴镇,重庆禾木千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承想一边指挥着员工将电商订货装上车,一边兴奋地介绍,“这标志着国内首个菲油果产业化基地建成。”
青皮的菲油果原产于南美洲,果树四季常绿,花色艳丽,果实呈绿色,属于高维生素、高矿物质、高膳食纤维、高抗氧化剂、低热量的高品质保健水果。10多年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把这一品种引进国内试种。
2018年,璧山在农业招商引资中,从浙江把这一项目引进来,在大兴镇高桥村建立国内首个菲油果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这一产业化基地总面积达1600亩,其中菲油果栽培示范园1300亩,综合园区300亩。
李承想介绍,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专家和西南大学专家的指导下,经过4年的精心栽培,首批400亩于今年正式投产,产量将达8万斤。同时,基地里已引进培育20余个菲油果品种和一批种苗。
“重庆西部的气候、土壤等很适合菲油果的种植。”李承想介绍,菲油果的亩产将达1000斤左右,除果肉可鲜食和加工成果冻干片外,其花、皮、叶都可利用起来加工成果酒、花果茶等产品,每亩的综合产值可达10万元。
目前,这家公司在高桥村建立的综合产业化基地,已形成品种选育、种苗、栽培、加工、销售的产业化链条。李承想介绍,“下一步,公司还将把生态旅游融入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