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1年度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日期:2022-05-20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61056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法定代表人

廖万华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新生街79号

法定代表人

廖万华

开办资金

456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440

50366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从业人数

85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系重庆市重点中学,分为双星校区(高中部)、东林校区(初中部)和枫香湖校区(初中部)三个校区,现有在职教职工850余人,教学班235个,学生12000余名。 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区教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齐心协力下,璧山中学立足育人本位、深化内涵发展,全面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持续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领航璧山区域教育,成功举办首届“家校节”活动,承办第五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闭幕活动、重庆市第九届艺术节展演等。 2021年,近400名师生荣获国家级、市区级荣誉,41名教职工被评为“2021年度璧中美好教师”,学校荣获“重庆市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基地学校”“重庆市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特色学校”“重庆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重庆市红色征文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璧山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优秀”等荣誉。高考最高分695分, 600分以上267人,上特殊资格线1100余人,裸分上线945人(位居重庆市前十),考上全国一流名校72人。 一、学校管理有章法 (一)用党建工作引领思想 用党建工作加强科学理论学习,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促进党员教师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强化“为国育才”的担当。 一是抓细抓实常规工作。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民主评议、谈心谈话、党费收缴、党风廉政、发展党员等12项党建常规工作。二是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教师培训和学科教研。本学期,开展党史专题学习149次,专题党课53次,专题培训38班次;组织师生研学党史学习教育基地5次,参学47人次;开展党史学习“进校园”宣讲1596次,受众人数近27万人次;征订学习材料1410套;完成学校实事127件,受益群众71246人次,投入金额538400元;与党员深入交心谈心共738人次。三是高标准打造活动阵地。对“党群活动室”“党团活动室”“党建长廊”“团建长廊”进行了实时更新,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四是扎实开展巡察整改工作。建立整改落实“台账”制度,实行逐个问题“挂号”、逐项内容“销号”,定时进行整改“对账”。五是助力乡村振兴,346名在职党员全部完成小区报到,参与“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9名党员成为小区治理骨干;68名党员完成回原籍报到工作,参与“党建引领,乡风治理”志愿服务;在职党员教师结对指导大岚社区学生257名,慰问帮扶200余名在校“七类生”;认真落实八塘镇22户困难群众的乡村振兴帮扶。 (二)用廉政建设强化担当 以廉政建设提高党员教师思想、政治、行动的自觉性,助推廉洁校园建设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一是不定期开展廉政约谈,共约谈280人次,问责84人次,发布6次廉政提醒短信。二是紧盯重点领域,督查食堂采购、贫困生资助等重点领域3次,违规违纪现象“零发现”。三是多次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四是做好党员干部廉政管理,梳理45名干部廉政档案。五是持续开展党员干部涉权事项公开工作,将干部信息,工程建设、采购、资助等信息录入大数据平台,并进一步研判自查。六是常态化开展清风大讲堂、家庭助廉立德、禁止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等廉洁主题活动,廉政知识学习蔚然成风。 (三)用群团温暖凝聚力量 继续做好工会、教代会、团委、妇委会及退协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彰显党群共建合力,提升职工续航能力。 一是推荐评选了“最美教师”“感动璧山”人物、最美党员家庭, 2人获此殊荣。二是开展元旦、春节、国庆等传统节日和教职工生日慰问共计5000余人次。三是更新建档困难职工信息,助力困难职工荣碧梅、王耀成功申请“励耕计划”资助金各1万元。四是做好职工互助保险续保赔付工作,全体在编教职工互助保险参保率100%。五是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慰问生病住院及亲属去世教师29人次,慰问高龄教师24人次,慰问困难教师18人次,重阳节为退休满十教师举行了集体祝寿活动并慰问了退休教师126人次。 (四)用制度建设优化管理 一是制度提效率。修改完善《璧山中学“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璧山中学议事规则》《璧山中学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办法》等30余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标准化、标准问题制度化。 二是防控降风险。定期优化调整校级分工,将采购、固定资产、基建维修、财务分块独立运行,严把人事关、财务关、工程关、采购关,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三是管理激活力。进一步明确学校各处室、各部门管理权限和职责;权力下放,重心下移,推行年级组负责制,校级领导不再分管年级组,管理更到位,责任更具体;行政办公迁址六艺馆,缩短了办公距离,强化行政服务师生的意识。开展干部素养提升行动计划,从工作状态调适力、沟通协调力、组织执行力、口头表达力、书面表达力、开拓创新力等六大管理素养,提升管理干部综合素质。 四是绩效促发展。优化绩效方案,适度降低绩效考核方案中管理干部过程性绩效标准,体现管理就是服务和绩效发放适度向一线倾斜的思想,增加各项绩效考核发放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透明度,所有绩效的计发方式和发放金额在全校一定范围内公示,激励教师不断发展。 二、疫情防控有措施 学校主动拧紧“安全阀”,以疫情防控为基础,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研判、数据摸排、校园消毒、心理疏导、物资储备等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是积极发挥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三案九制”,坚持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及病愈复课查验等各项制度;二是强化信息搜集,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开展师生摸排调查10余次,各种疫情相关数据报送80余次;三是做好宣传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专题培训、家长会、家长QQ群、宣传栏、LED屏等方式对师生、家长进行防疫宣传教育;四是加强疫苗接种,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教职工完成疫苗接种1102人,学生疫苗接种11000余人,组织完成核酸抽检工作1200余人次。 此外,学校开展了珍爱生命、交通安全、防诈骗等10余次安全主题班会课,进行有关交通、消防、防欺凌等各方面的安全主题宣讲、培训100余次,各类演练6次,提醒30余次,不断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为教育教学提供助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教育教学有突破 一是规范常规教学,打开“双减”切入口。严控作业时间,适时难易搭配,提升作业效度;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命题、审题研究,发挥考查的导向性作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实施落实早间安全管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新高考改革,瞄准教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的日常巡课,强化了过程管理的同时促进教师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是明确国际化教育教育定位,搭建国际课程体系。以AP课程班为发展特色,助推升学出口多元化。学校获得了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AP资质的申请并顺利认证,成为重庆市为数不多获得认证的公立重点中学;及时完成国际课程授课教师全部获得授课资格,6名教师全部成为美国大学理事会认证的AP教师,并获得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微积分、统计学、心理学、英语语言与写作等多门AP课程的资格;积极推进各类国际竞赛的开展和考点的申请,成功取得加拿大数学竞赛、澳大利亚数学竞赛等多个考点授权,可承办澳大利亚数学竞赛、加拿大数学竞赛、英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等国际竞赛,并在AMC澳大利亚数学竞赛中取得参赛者全部获奖的好成绩;积极帮助高中学生考取国际名校,学生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本科录取;加强对外教育国际交流,与英国贝克特中学(Becket Keys School)开展了两场以“共迎未来”为主题的线上交流活动,超过100名学生参与活动;完成雅思听力班本教材编写和基础语法班本教材编写。 三是开辟多元成才路径,帮助不同潜质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文化资优生,实施初高中一体化培养体系,开设创新实验班,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等考试内容指导,为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奠定基础。本学期,高中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奥赛有3个获重庆市一等奖,44个获重庆市二等奖,56个获重庆市三等奖。这个成绩除原直属学校外,全市第一;在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高中组)总决赛中,我校高一学生曾小涵作为重庆市高中学生唯一代表斩获全国一等奖;科创类比赛荣获重庆市级以上奖励12项。 四、教师专业有发展 为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多渠道提供培训平台。一是始业培训,让新教师尽快成为“合格”教师;二是跟岗培训,让新入职教师站稳讲台;三是“风采杯”大赛,搭建青年教师成长舞台;四是“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五是云班听课,助推教师教学质量迈入新高地;六是与育才中学联合教研,实现教学资源优势互补;七是“1+10”项目,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八是开展德育培训、德育论坛、德育年会、年级微论坛、组织班主任加入重庆班主任专委会等活动,提升班主任水平、强化班主任队伍。 获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8人次;获重庆市现场优质课赛课一等奖7人次,获区级现场优质课赛课一等奖17人次。重庆市课改项目和课题共结项7个;成功申报课改项目和课题21个;现累计在研课题50余项;论文发表176篇;论文获市级及以上奖励83篇;指导科创类获重庆市级以上奖励12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07月08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1.绩效情况:2020-2021学年度学校督导评估暨绩效考核一等奖。 2.受奖惩情况: (1)在2020年度区属部门和镇街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学校领导班子被评为“优秀”。 (2)重庆市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基地学校。(2)重庆市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单位。(3)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特色学校。(4)重庆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单位。(5)重庆市红色征文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3.诉讼投诉情况:无。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无。

填表人:  范志堋  联系电话:15736123870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