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文化服务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358703499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文化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肖三山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文化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负责文化娱乐、文化宣传、文化推广、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文化市场、电影、广播电视、体育、科技培训、旅游等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事务性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普兴街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肖三山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 | 1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文化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强建设,抓好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主阵地。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明确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形成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同抓,文化服务中心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制。镇党委、政府连续五年把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全年工作计划,每年召开2次专题会研究部署文化工作,每季度听取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汇报,并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对站办所、村(社区)年终目标考核。 为确保文化服务中心常年运转正常,每年镇政府均划拨专项工作经费,2022年,用于文化体育经费共计12万余元。 (二)加大投入,强化基础。 镇文化服务中心建有专门的办公室、文化场所,做到了“五有”,即有固定办公室、有牌子、有印章、有电脑、有活动场所,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镇镇文化服务中心共3层,设有以下房间: (1)电子阅览室,约70平方米,配备电脑10台、桌椅10套,电视、打印机、DVD、投影仪、音响、相机等各1套,所有设施均已投入使用。 (2)图书阅览室,约70平方米,站内藏书4050余册,全部整理分类,并编号登记,制定了借阅登记及管理制度。配备书柜8个,桌椅10套,可供20余人阅读学习。 (3)多功能排练厅(文化活动室)100平米,可用于会议、培训、排练节目、开展娱乐活动等。(4)设有综合办公室1间、非物质文化陈列室一间、演出道具室一间、广播室一间、棋牌室一间, 室内乒乓球馆一个。(5)健身广场2个,普兴广场和普兴公园各1个,面积3200平米。(三)规范管理,高效运转。 文化服务中心有效投入使用,周末错时开放,每周免费开放时间在56小时以上。受疫情影响,据初步统计2022年至今到电子阅览室学习、上网人数约300余人次,书籍阅览约800人次。在工作中,逐步建立健全镇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图书借阅制度、电子阅览制度等, 二、抓工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 近年来,我镇抓好“文化民生”,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不但建设管理好镇镇文化服务中心,还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惠民工程(本年度共放映36场)、农家书屋工程、农体工程等,并自发开展了璧南吹打、彩船、莲厢等文艺活动,实现了公共文化网络全覆盖,多渠道、多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一)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我镇农家书屋8个,书籍外借点实现8村7全覆盖,全镇农家书屋藏有书籍共14178册,涵盖了政经类、文学类、农业科技类、生活类、少儿类等,音像制品2610张,桌椅58套,书柜36个,灭火器12个,五簿一册齐全。 (二)广播“村村通”工程情况。我镇已全面开通有线电视;全年开展“电影惠民”工程,2022年放映电影36场次,观看人数3000余人次。(三)是镇里组织文化体育活动。2022年除参加区级举办的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老体协柔力球比赛、健身球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外,我镇开展大型活动4次,主要是春节期间开展了《春节民俗文化活动表演》;开展了广场舞比赛,有5支代表队参加;镇文化服务中心、老体协在“九九重阳节”开展了“老年人健步走”和文艺演出活动,参加人数350余人。 本年度组织30余队员参加了区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3个项目,均获得了较好成绩。虽然取得的成绩不够理想,但是找到的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职人员少。由于文化站专职人员少,致使工作开展不深入,服务群众不到位,影响了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设备维护难题。共享工程的维护由县统一维护,本镇没有专业人员,造成维护困难。请人员维护费用大,维修不及时。 三是群众参与性有待提高。目前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娱乐活动多为麻将、看电视,对文化活动的参与性不高。 四、建议 一是针对乡镇文化专业人才较少的问题,建议定向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高、吃苦耐劳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扎,根于基层、服务农民。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多方争取投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文化站日常经费的保障和使用。 三是加大文化工作者培训力度。对乡镇文化工作者、村(社区)文化站工作者分别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 五、2023年工作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以新时代美好生活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导向,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完善“图书室、展览室、排练厅“等活动场所功能,请相关专家到场指导。本年度计划每周末开展璧山吹打培训班和中华鼓培训班,完成农体广场设施设备安装与维护。认真开展镇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工作,将根据免费开放要求,定时开放各功能场所。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以下文化、体育活动。一是开展培训村社文化专干讲座8次;展览活动4次;举办文化专栏12期,开展全民读书活动2次;二是开展机关工会体育活动。三是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制定《农家书屋》考核管理办法,每季度对农家书屋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四是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每月对镇文化市场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五是认真开展文化下乡工作。将按照文件要求精心组织我镇送文艺进村活动。 六是积极做好老放映员信访维稳工作。协助区文化委做好我镇老放映员养老、医疗申报工作,掌握老放映员思想动向,确保无集访事件发生。七是挖掘本土地域文化。结合前期的地域地名普查工作和民间故事收集工作,挖掘本土地域文化。八是做好广播维护工作。加强“村村响”广播的监管工作,及时联系和督促广电公司进行维护。 九是积极配合区文旅委做好各类比赛、老年体育运动会等区级文化体育赛事。十是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十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十二是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有效发展。十三是利用好谢氏居居、伞石文化、登云坪公园、万方苗木及云坪古寨门沿线等生态资源优势,是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开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8月2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考核为二等。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肖三山联系电话:13638210608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