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7423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
法定代表人 | 彭彩碧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以提高全社会卫生保健水平及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宗旨。医疗业务、妇幼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 | |||
住 所 | 重庆市璧山区双星大道3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彭彩碧 | |||
开办资金 | 78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璧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700.77 | 15838.17 | |||
网上名称 | 重庆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 从业人数 | 38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妇幼保健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三甲”创建和三级妇幼保健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切实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和健康。全年门急诊工作量288,332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9.91%;出院病人8,339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0%;出院床日数39,744日,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儿童门诊服务量居全市前六位、全市妇幼系统前四位。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 一是落实落地防控责任。全年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28次,制定疫情防控方案、预案6个,开展专题培训17次、应急演练5次,参培2788人次。完成区内核酸采集185.93万人次,检测本院及乡镇核酸标本228.24万人次;支援市外、区外核酸采集,支援区内、区外方舱医院及方舱实验室。二是全面加强疫苗接种。规范设立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累计接种新冠疫苗3343剂次;疫苗接种医疗保障53次。医院工作人员三针接种率96.38%。三是全力以赴新冠医疗救治,“迎峰转段”平稳有序。2022全年共接诊发热患者20906人次。“8.26”璧山封控期间,救治临时管控区孕产妇及儿童共76人次;9月陈坤荣院长受市妇幼邀请,代表重庆璧山在四川省“2022年特殊时期强化全省妇幼健康服务联线会”上做经验分享。12月作为妇女、儿童新冠救治定点医院,共接诊发热病人5000余人,收治发热儿童210人次、新生儿31人、孕产妇130人次(其中危重孕产妇10人);12月下旬开设综合内科病区,收治普通新冠感染住院患者20余人次。转段期间中药服务人次超过5000人次。 二、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一是完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指导全区成功创建“规范化孕产妇保健门诊”8家,“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11家,“妇幼健康部”初步验收5家。二是创新管理方式。成立22个妇幼健康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基层机构的培训指导、信息分析及质量控制,免费接收基层人员进修,为基层培养妇、产、儿、信息管理等各类人才40余人。三是持续强化过程管理。2022年艾梅乙检测率均为100%,早期检测率97.17%,感染艾滋病孕产妇治疗率和感染梅毒孕产妇治疗率均为100%,连续12年艾滋病、梅毒母婴零传播。深入开展“两癌”筛查服务,全年乳腺癌早诊率105.74%,宫颈癌早诊率100.15%。全区婚检率连续两年(2021、2022)位居全市第一。四是持续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2021、2022年连续2年孕产妇“零”死亡;新生儿窒息率0.9%;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100%;新生儿死亡率0.74‰,婴儿死亡率1.2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8‰(较2021年相比,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35.60%、51.23%),全区3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远低于上年同期的8例。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三、内涵建设有亮点 一是引进三位博士人才,强化队伍建设。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内分泌科、泌尿外科、儿科)、硕士研究生14人,正高2人、副高4人,实现博士人才零突破;儿童保健院主任吴丕六获“重庆市区县头雁人才”,实现人才项目零突破。采取内训“强筋壮骨”、外派“汲取营养”的方式培养人才及学科带头人,引进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10余人坐诊、查房、会诊、带教手术等;派送临床及管理骨干到华西二院、浙大附属儿童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30余人次,人才培养经费345240元。 二是创建两个重点专科,深化妇幼特色。婚前保健专科获批2022年度重庆市妇幼保健重点专科建设立项;妇女常见病防治专科获批2023年度重庆市妇幼保健精品项目重点专科建设立项。获批“重庆市首批更年期保健特色门诊建设单位”。成功创建青少年健康关爱基地;小儿与青少年妇科创建为重庆市首个PAG专科。 三是增设七个临床科室,完善学科建设。①在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健康委关心帮助下,于2022年8月挂牌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技术指导医院。②妇科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西南妇科肿瘤及疑难病专科联盟》,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两江盆底医学专科联盟》③儿保部获“重庆市高危儿管理示范项目单位”,参加重庆市首届儿童保健知识和技能竞赛荣获“团队一等奖”及“个人三等奖”,市级儿童康复技能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④拓展新业务。紧紧围绕“大专科,小综合”发展理念“强内涵、补短板”。在持续巩固妇、产、儿、中医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新开设综合内科、乳甲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眼科、营养科、医疗美容科等7个临床科室,健全儿童呼吸、消化、哮喘等儿科亚专科建设。开设不孕不育门诊、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减重门诊、糖尿病一日门诊等特色医疗服务,成立3个多学科合作临床诊疗组,管理不孕不育患者专案150余人次,26人次成功受孕;NICU病人较上年增长35%,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达100%,成功救治最低体重1000g,胎龄最小28周的早产儿;全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3项。 四是改造三大功能布局,优化服务流程。改造月子中心大楼,床位可扩展到300张,8月29日获批300张编制床位批复,为三甲创建搭建必要条件。改造中药房及煎药室,增强中药服务能力。按照三甲评审要求改扩建检验科及病理科,规范布局,符合院感要求。 五是获批两项市级科研,完善管理体系。逐渐建立起院-教研室-科室教学工作三级管理体系,引入万方医学数据库服务,方便医务人员查阅文献。2022年获批市级科研2项,申报数量及质量较往年有提高。3项区级科研项目顺利结题,发表科技论文17篇,开展适宜技术推广7项。 5. “三甲”创建助推医院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对标“三甲”标准,进一步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形成包干科室院领导、值周领导、职能部门、内审专家四个维度督查机制, 职能部门常态质控与内审专家追踪督导相结合、自查整改与邀请专家督促指导相结合。全年召开创建专题工作会50余次;邀请市级、国家级评审专家来院指导26人次;7月2日开展模拟评审1次,发现问题261个,除新生儿科属于改建问题,其余已全部整改;8月起,落实周督查、周整改、周汇报,解决、整改问题125个。截至2022年底,对照《三级妇幼保健院创建评审标准》,自评基本达到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逐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2022年出院患者手术占比10.39%、微创手术占比5.24%、高级别手术占比0.59%;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处方合格率96.90%,两非药品处方合格率100%,麻精药品处方点评合格率100%,抗菌药使用强度25.33,无一例超长处方和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发生。加强优质护理质量管理,优质护理覆盖率100%。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16年03月29日至2031年03月28日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19年3月15日至2024年3月15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钱渝联系电话:17316728892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