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2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日期:2023-06-2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9955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白涛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村发展。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水保、水产、畜牧、气象、土地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农项目、惠农政策、农村饮用水安全、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等相关事务工作。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惠民路

法定代表人

白涛

开办资金

3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丁家街道办事处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

31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丁家街道办事处

从业人数

3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2022年,丁家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部署下,在区级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团结中心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持续推进各项工作。现将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返贫致贫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坚持每月持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排查;二是355名三级帮扶人对186户、480名脱贫人口和3户、7名监测户常态化开展帮扶;三是抓好稳岗就业,脱贫人口已就业246人(与去年底持平);四是全面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以不漏1户不掉1人的标准开展走访排查工作,已走访农户20245户,走访率100%,收集相关问题27个,已整改完成21个,通过走访,新增监测户1户5人。五是接受市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中期评估检查。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项目建设有序。莲花农夫集市完成主体建设;乡情陈列馆建设正在实施初步设计审查,协调林地转用,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瓦窑湾民宿升级改造项目正进行预算审核;投入49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一事一议”项目15个;完成历山广场改造、花香园艺入口道路硬化,积极组织申报产业试点、道路硬化、儿菜深加工等2023-2025年乡村振兴项目18个,人行便道、太阳能路灯、道路硬化等美丽乡村(一事一议)项目23个。申报“三变”改革试点村2个。 二是人居环境提升。投入260余万元实施了渝隆路、丁正路等村主干路、产业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整治;实施黉学、龙安、新民等村415农村户厕改造。 三是生态治理有效。一是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摸排辖区5亩以上种植情况,对30亩以上种植大户建立台账,建立示范片1个,村级5个。二是严控桔秆焚烧。广泛开展禁止野外焚烧秸秆及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建立常态巡查机制,严控野外焚烧。三是开展长江“十年禁捕”。加强巡查执法,街道领导每月带队开展巡河不少于1次,现场巡查发现涉渔违法违规行为40余起,劝离垂钓人员70余人次。四是加强水体治理。对已建980余亩生态湿地做好日常管护,开展山坪塘“回头看”,建立运行维护监管台账,“清水养鱼”累计850余亩。五是推进三五水库饮用水源整治,完成黉学村水质提升项目(道路硬化)。 四是集体经济壮大。完成龙安村、天灯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和验收,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指导17个村壮大集体经济,17个村(社区)经营收入20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平均收入达到30万元。完成村社耕地分类统计和村社集体资产资源统计,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整理。 五是水利设施完善。完成16个村农业节水综合改革申报,完成璧南水资源调配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了凉风村万水电灌渡槽隐患排查整治、大岚坳村自流灌溉渠道整治,完成了新民、八寿、高古、石垭等4个村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改造。 三、狠抓安全生产 一是严防森林火灾。注重宣传引导,层层签订防火责任书,规范防火警示牌80余处,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注重巡查防控,加大巡山护林和值守,规范设置森林防火观测点3个,修缮防火检查站4个,纳入改建防火检查站1个,修缮防火通道25km,高温期间增设防火检查站2个。注重应急保障,充实应急救援分队,开展防火应急演练1次,在有林村和近山农户配备2号灭火工具、砍刀等灭火物资1500余件,坚持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 二是抓实防汛抗旱。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暨山洪灾害工作指挥部,修编防汛抗旱、山洪灾害防御、供水、防洪薄弱区等应急预案4个、水库安全预案6个。广泛宣传教育,发挥群测群防体系预警减灾作用,结合各级会议、“三级院坝会”、气象信息发布等,加大汛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细化应对措施,对地质灾害、危旧房屋、库水体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治理,分类制定整改措施,维修改造电力提灌站21处,常态化对7座水库开展巡查。四是强化应急值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水旱防御应急演练1次,水库防汛演练6场(次)。 三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对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企业(种养殖大户)生产及销售情况进行检查,持续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水稻保险5505亩,玉米8887亩。发挥好农产品安全监管队伍作用,完成农残留快速检测260余个、定检2批次。 四是注重农资市场安全监管。积极协同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加强农资、种子质量监管等专项检查。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化,建立工作方案,完善种植大户台账,指导农业生产企业(种养殖大户)规范填写台账,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开展变型拖拉机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变型拖拉机清零,2022年已报废12台,现有变型拖拉机6台,办理农机补贴37台、43160元,全覆盖签订责任书37份。 四、加强动物防疫 坚持每天做好屠宰场入场检疫,督促业主对屠场圈舍和御后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开展畜禽的调运备案及审核,对屠宰企业的污水排放、安全生产及清洁卫生监管,对市场兽药饲料巡查监管,回收检疫证明及出具动物产品B证。常态化巡查141家养殖场,并开展养殖场安全检测、禁止销售购买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等宣传完成生猪户口表、非洲猪瘟排查表,发放动物疫苗、消毒药,动物疫苗消毒药台账,处理疫苗废瓶,办仔猪耳标、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等;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进行养殖污染进行评估;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并建立台账,完成春季动物防疫,持续开展秋季动物防疫,辖区无动物疫情。 五、强化耕地保护 一是严格审批“宅基地”。落实“三到场”审批监管制度,审批农村宅基地210余户,清理超宅基地建房户76户。二是防止耕地“非粮化”。及时制止并整改违规占用耕地挖塘、建设施农用地等行为3起。完成5亩以上、5亩以下撂荒地整治260余亩,整治率100%;耕地补足整改2350余亩,有序推进348.49亩垦造水田建设。 此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移民安置补贴等及时上报兑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5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白涛联系电话:13983297699  报送日期:202302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