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660862087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刘珍夙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村发展。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水保、水产、畜牧、气象、土地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农项目、惠农政策、农村饮用水安全、乡村振兴、扶贫开发等相关事务工作。 | |||
住 所 | 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天前街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珍夙 | |||
开办资金 | 2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大路街道办事处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 | 25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4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年来,大路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在党工委和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工作安排,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以“稳粮保供给、增收防返贫、强链提质量、创新添动能、统筹促振兴”为工作主线,守住守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统筹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持续增强农村科技创新、农业农村改革动力支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农业稳产保供、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力抓好重要农产品生产 (一)全力稳定粮油生产。按照“两区”划定任务2万亩(其中水稻1.3万亩,玉米0.7万亩),引导农户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种植目标作物。深挖撂荒地利用潜力,落实复耕复种。对5亩以上撂荒地复耕复种7处共65.85亩,5亩以下撂荒地复耕复种41处共57.31亩。及时兑现2022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6071户3483288.58元;兑现2022年实际种粮补贴共3次:第一次7332户721847.8元、第二次7338户323108.18元、第三次7360户341673.4元。全年垦造水田建设432.4亩,已完成施工建设340亩、剩余82亩土地因地块下面涉及很多石块,工程措施无法解决,目前正在土地置换过程中。耕地补足任务1280亩,已验收通过376亩,12月举证644.9亩(市规资局正在审核中),种植完成待验收约280亩。 (二)促进生猪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养殖场122家,半年生猪出栏量达1.5万头、家禽出栏量达150万羽以上。 (三)稳量提质发展蔬菜产业。提档升级蔬菜产业,积极推进粮菜轮作,培育壮大蔬菜大户,全年面积43695亩,产量101572吨。 (四)科学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制定和实施农业防灾减灾预案,强化农业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及时开展气象、病虫害等检测预报,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及时通过预警平台、QQ工作群、微信群转发预警信息147条,上报重要预警信息41条。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二、抓好脱贫户稳定就业和产业提升,促进脱贫户持续增收 全街道现有脱贫人口76户178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8人,涉及12个村(社区)。脱贫户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现有脱贫人口均得到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保障。外出务工脱贫人口90人,边缘户3人,其中安置公益性岗位30人,全年发放脱贫人口跨区域就业交通补助15人次,发放交通补助1800元,覆盖率100%。 持续开展产业帮扶工作,继续向脱贫农户安排农业产业指导员。共有23户脱贫农户和1户边缘易致贫户实现了132751元的农副产品销售收入,申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36898.7元。 全年新增小额信贷3户,贷款金额5万元,目前在贷8户12万元。 三、 扎实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一)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严格执行十年长江禁渔令,充分发挥生态巡查员的作用,在禁捕流域开展巡逻。 (二)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全年对辖区种植大户、合作社进行了不定期农药残留检测,共抽检样品550个,其中合格样品550个,不合格样品0个,检测合格率达到100%。二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力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化工作,落实专人加大对农资门市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监管,对农业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农药化肥减量使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三是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持续加大秸秆还田工作力度。四是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辖区17个村(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资金扶持、土地入股收益、固定资产出租等方式,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经营收益达10万元以上的有福里村、新房村、大竹村、高拱村、三担社区和六塘社区等6个村(社区),占比35.3%。 、 一是盘活财政资金持续增效。整合现有财政资金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环卫保洁、生态巡查、护林巡查等工作交由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财政资金购买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积极争取上级资金330万元,在5个村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二是盘活社会化服务增收。组建阳河村慧民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团队,合作社组织依托组织优势,直接与种植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方式与服务主体签订产业托管“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当地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少,农业收益低的问题,目前已开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项目1个,预计创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余万元。三是组建劳务公司创收。新房村组建字臧劳务有限公司,成立专业施工队伍,公司通过“整合资源、统一管理”的市场化方式,先后竞标到街道小区治理、蓝城集团场地平整等工程,有效的增加村集体的“造血”功能,现已承接项目14个,预计创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0余万元。 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2022年,整合区级、街道资金投入420万元重点对大塘路、接阳路沿线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整治里程14公里,清理沿线生活垃圾524.1吨、水塘13口、沟渠16.5公里、农业生产废弃物42.35吨,整治“蓝棚顶”27处、废旧房12处、房前屋后的杂物堆211处、田间地头的废弃物218处、管线“蜘蛛网”24处、房屋14处,外立面改造13000平方米,绿化道路约6公里,栽种花卉苗木10余种共1.8万余株,打造微景观17处、彩绘2处,改造鸡舍柴棚6个。 (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三江村、大沟村、大竹村、高拱村、阳河村安装入户便道、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安装太阳能路灯38盏,太阳能杀虫灯10盏,人行便道12.7公里。 (三)卫生改厕。扎实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持续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今年在红石社区、三担社区、团坝村、龙泉村、接龙社区修室外三格式化粪池或污水接入场镇污水管网,涉及农户49户。 六、畜牧兽医工作 (一)动物防疫工作。以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抓好全街道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全街道共计已免疫猪4125头,免疫密度为100%;已免疫牛26头,免疫密度为100%;已免疫羊240只,免疫密度为100%;已免疫鸡177731羽,免疫密度为100%;已免疫鸭15999只,免疫密度为100%;已免疫鹅2690只,免疫密度为100%;已免疫犬2299只,免疫密度为100%。 (二)疫情排查普查工作。共普查规模场及散养户6000余户,完成了非洲猪瘟日常巡查任务,做到了非洲猪瘟排查全覆盖,完成了全年的规模养殖场风险评估任务,加强规模养殖户隐患排查,对隐患防范起到重要作用。全年完成散养猪只抽血200余份,散养鸡240份余,规模猪场160份,规模鸡场150余份,采集羊血清70份,猪场环境拭子40份,羊的布病监测70份,屠宰厂抗凝血40份,环境拭子40份等完成上级相关采样任务。对抗体检测不合格的养殖场及时进行了补免完成补免整改任务,完成率100%,完成了全年的屠宰厂非洲猪瘟抽样检测任务。 (三)检疫工作。一是产地检疫,共检疫生猪36头,检疫3批次,检疫鸡32700只,检疫31批次,二是屠宰检疫,监管1个生猪定点屠宰厂,检疫人员认真按屠宰检疫技术规范严格检疫,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宰前严格执行“查证验物”,临床健康检查制度。屠宰厂入场检疫猪493批次,检疫猪35247头,屠宰厂屠宰检疫猪35247头,检疫出证27913张,检疫动物产品3360697kg,屠宰厂瘦肉精检测720份。三是调运监管,对区外调入畜禽严格执行备案准入、到达报告和隔离观察制度,调出严格申报检疫,调运备案监管畜禽392批次。四是负责病死动物及不可食用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等相关工作。 七、林业工作 (一)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除治 对辖区的松材线虫病疫木进行了集中除治工程。全域除治面积共16309亩、774个小班。其中:总疫情面积1105亩,涉及3个村(福里村、龙泉村、郭家村),35个小班;其他原因死亡(风折、雪压、滑坡等)松树处置面积15204亩,涉及11村,739小班。已顺利通过区级、市级验收。 (二)加大森林防火的力度 层层签定“三防”责任书和墓地防火责任书,街道“三防”物资储备库和各有林村储备室物资储备充足,管理有序。在春节、清明节重要防火节点,街道森林防火工作按照既定方案,街道办事处、村、村民小组、护林守卡员四级联动,在加强防火宣传工作的同时,全天候、全方位严防死守,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尤其是今年清明节,街道加大进山路口的守卡检查力度,主要领导分片区开展督查和宣传、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分布到各个卡点参与森林防火工作,大力宣传文明祭祀,严禁带香烛纸钱、鞭炮等一切火种入山,同时采取鞭炮换鲜花活动,街道共购置鲜花1200束、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 (三)协调做好缙云山生态环山道路建设 一是完成项目区内的土地丈量、零星竹木和构附着物清理及房屋清理工作:三台村零星竹木涉及43户,发放金额139116元;构附着物涉及17户,发放金额109206元;占用土地46.6亩,发放土地费和青苗费共计829480元。龙泉村零星竹木涉及216户,发放金额806421元;构附着物涉及126户,发放金额237245.元;占用土地239.4979亩,发放土地费和青苗费共计4263061.8元。房屋搬迁4户,赔付金额1515153元。龙泉村集体和社集体的构附着物及零星竹木发放金额370917元。二是做好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协调、房屋搬迁等工作,做好各种矛盾纠纷的化解,确保施工方顺利进场施工。三是二期桥梁工程占地,针对涉及到的土地业主及农户,已经达成初步意向性的意见。 八、水利工作 (一)“党建引领、水价治理”工作 1、17个村(社区)用水户协会常态化运行,加强对水管员的考核,确保群众吃上“放心水、低价水”; 17个村(社区)用水户协会完成社会组织2021年度年检工作;大竹村用水户协会完成大竹村饮水工程技改。 2、完成2022年保供水项目建设。在阳河村、大沟村PVC更换PE管,管道改造约4500米。 3、完成2022年抗旱救灾保供水项目建设。一是在三江村实施分散式供水工程,以三江水库为水源,提水到山上的山坪塘和水池补充水源,安装管道2300m,受益人口200人;二是在三台村安装加压泵1套,解决末端水压不足问题,受益人口100人;三是在大竹村实施水源连通工程,对加压设备维修及张家山坪塘水源不足新辟水源,安装引水管道1200米,受益人口150人;四是对大沟村损毁的管道修复1500米,受益人口200人。 (二)移民工作 做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工作:一是完成大竹村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二是完成四维村石坝路项目。 (三)做好水利工程的协调工作 一是做好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千盐隧洞)的租地及协调工作;二是做好大路—八塘自来水管道安装工程的协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19年9月27日至2024年9月27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万君联系电话:15922725168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