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3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日期:2024-06-20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816X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法定代表人

郑勇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提供劳动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失业职工保险管理、职业技能训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等。

住    所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铁山路1号

法定代表人

郑勇

开办资金

13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96

117.14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从业人数

3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一、就业任务完成情况 (一)就业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34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2.32%;城镇调查失业率第一、第二季度是5.3%,第三季度是5.2%,第四季度降至5.1%,年度综合评比为全市“A”档,居全市第1位。 (二)重点群体就业情况。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908人,就业率80.93%。全区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503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8.14%。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6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5.05%。脱贫人口就业2010人,超过2022年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全年回引1100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全区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参保率均达100%。2023年,在晾晒比拼中重点群体帮扶就业率综合评定为全市“A”档,居全市18位。 (三)职业技能培训完成情况。全年培训合格5044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04%。 (四)创业担保贷款完成情况。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1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7.08%。 二、重点群体就业情况 精准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做实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建立高校毕业生基本信息库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库,实现精准推送就业信息;针对困难毕业生开展上门服务和“一对一”援助。2023年,组织弗迪锂电池、龙润汽车、宇海精密等91家区内企业共开展9场校园招聘会,达成意向学生227人。专项活动回引农民工就业创业。以“家乡建设·璧定有你”活动为抓手,及时摸排市外返乡农民工情况,针对性开展“1131”服务(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推荐至少1个合适的培训项目),累计回引1100人返乡就业创业。兜底保障稳定困难人员就业。联合交通、林业、水利等8个部门稳定脱贫人员公益性岗位,帮助491名脱贫人员(边缘易致贫人员15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常态跟踪确保退捕渔民稳定就业。强化退捕渔民跟踪服务,对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退捕渔民,全面纳入我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动态跟踪服务台账及时掌握退捕渔民就业创业需求,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推动退捕渔民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2023年全区有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保持100%。 三、资金保障情况 一是区领导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就业工作汇报。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形成报告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统筹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和镇街抓好工作落实。 二是区财政资金持续投入。区委、区政府将就业帮扶作为“惠民暖心”工程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大力稳就业、促就业,让全区经济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2023年就业补助资金来源共计5404.24万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4359万元 ,区级配套150万元,上年结转781.44万元,利息及其他收入113.8万元。2023年共使用就业补助资金5322.96万元,资金使用率达98.5%。发放失业金26645人次,3999.7万元。 四、就业创业工作成效 (一)创业工作成效 一是落实创业政策。利用招聘会、银行和社保所平台发放贷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6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4800万元的130.41%,直接创业320人。二是搭好创业平台。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暨第九届重庆“高新杯”众创大赛璧山分赛区初赛暨第八届璧山区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各类创业活动73场次,为了入孵企业提供场地减免、创业指导、事务代理、融资对接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各项税费减免、资金补贴和各类创业扶持政策。重科大科技加速器被评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力合清创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在市局组织的绩效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培育建设梦圆广场、箱遇集市、比亚迪星光里等三个夜市。提供夜间经济摊位约260个,就业人数达780人。三是搞好资源对接。全面落实“源来好创业”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全年共为1560人次提供了创业服务,组织导师开展创业指导52场,达成融资意向资金425万元,吸引新入孵创业载体项目60个。四是参加创业大赛。推荐“空幽科技-智慧停车的领航员”等7个项目参加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服务业组比赛;推荐“电磁悬浮和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项目”等9个项目参加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综合组比赛;推荐2个项目参加重庆市“渝创渝新——重庆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比赛。其中大学生起航计划推荐的“开源积木智能装备”项目荣获二等奖,“365护电卫士”项目荣获三等奖。 (二)就业服务工作成效 一是以优质服务全力搭建就业平台。定期收集劳动力资源信息,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返乡人员情况,并及时将在家未就业人员信息实时分享给高新区企业,实现岗位与求职者无缝对接。动员全区企业在重庆市就业网上进行注册,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将用工信息系统已经延伸到我区各行政村,确保用工信息发布全覆盖。进一步优化招聘方式,依托重庆就业网、璧山就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线上招聘活动。璧山高新区发布“聚贤令”和“招工令”共计7次。组织121家民营企业开展“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5场,提供就业岗位707个,签订就业意向协议71个。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33场,2105家企业参加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7365个,达成就业意向9370余人。二是以灵活的宣传方式促进政策落实。今年以来,区就业人才中心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发放各类社会保险补贴4726人次,共计3730.01万元(其中:发放2022年用人单位社保补贴2520人次,2313.04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423人次,711.81万元),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00人107.2万元,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591人次,948.21万元。三是以务实的工作措施确保稳岗实效。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两手抓的工作方针,围绕“稳定就业、减少岗位流失”这一中心任务,更新观念,创新方法,进一步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努力推进失业动态监测工作,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加强失业保险经办管理,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机制上实现新的发展。为全区2296家企业发放三批次稳岗返还资金2376.22万元,帮助企业稳定员工8.6万余人。 (三)职业培训开展情况 围绕加快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既注重现代产业体系的用工需求,又注重培训孕育高素质市民队伍,以高素质市民支撑向新时代发展。一是技能人才培训突出“精准”。根据我区数字化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产业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等情况,将数字化管理师、全媒体运营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6个工种作为新职业的重点培训方向,已开班18个批次,800余人参加培训。二是家服培训突出“质量”。为确保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取得实效,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有关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提高我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共计开展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专项培训共计42期,1500余人参加培训,发放培训补贴120余万元。三是农民工融入突出“全面”。以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为培训目的。将道德礼仪、安全法纪、城市生活知识等内容融入培训中。同时利用农民工新市民培训这个载体,积极吸纳脱贫人员参加培训,大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目前,我区共开展农民工新市民培训19期,1600余人参加培训。 (四)一区两群工作推进情况 我区与梁平区建立了劳动力供应双向互动调配协作机制,推 进就业信息共享、开展定向招聘、定岗培训。构建了劳务培训输出长效机制。2023年,联合梁平区开展线下招聘会1场,该区全年为我区输送205名产业工人,完成目标任务200人的102.5%。与梁平区开展就业培训350人次,完成目标任务培训300人的117%。 五、奖惩情况 奖励表彰情况。2023年,我区1个企业、2名个人荣获市政府关于全市就业创业先进集体(个人)表彰。成功创建2022年度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6个。 六、改革创新情况 璧山区始终坚持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加强就业保障上精准施策,扎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2023年4月,人民日报内参第520期报道璧山区“零工市场”建设情况并获江敦涛副市长批示。 一是规模上选“精”。充分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质量评估,树立了3家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的经营性人力资源公司作为行业典范,激励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求职人员。二是调配上求“活”。根据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采取“削峰填谷”的用工模式,将部分企业订单减少后赋闲在家的员工调配到订单较多的企业“突击”用工。三是成效上双“赢”。企业因订单增加使用零工市场调配用工的方式,无需大量招用全日制用工,就满足了用工单位短期用工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零工市场,劳动者增加了一定收入,实现了就业的灵活性,减少了部分长期失业人员。 七、就业工作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情况 1.2023年2月,中央电视台以“春风送岗 暖心就业”为主题报道了璧山区“春风行动”春季大型招聘会; 2.2023年4月,人民日报内参第520期报道璧山区“零工市场”建设情况并获江敦涛副市长批示; 3.2023年11月,中央电视台以“匹配供需两端 居民精准就业,就近就业”为主题报道了璧山区璧泉街道探索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为精准就业,就近就业畅通渠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20年03月26日至2025年03月26日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填表人: 龚国琼联系电话:13452963386  报送日期:202402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