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4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

日期:2025-06-2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7431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

定代表

梁栋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救死扶伤,开展医疗卫生,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及社区医疗等。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新生街82号

法定代表人

梁栋

开办资金

242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077.71

8487.77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

从业人数

62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关于蒋杭航等31名同志职务调整的通知》(璧山府人〔2023〕5号)文件,梁栋同志任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院长,区中医院《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法定代表人已于2024年10月变更梁栋。

2024年是抢抓机遇、革新求变,攻坚克难、进中有成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区中医院面对多重叠加的压力考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和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以“三级中医医院”创建为目标,积极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主要开展的工作:(一)2024年医院门急诊约43.23万人次(含健康体检约1.2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约7.65万人次,增长21.48%;出院约2.5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766人次,增长7.55%;门诊次均费用194.56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53元,下降6.50%;住院次均费用6753.65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48.23元,下降7.51%。(二)强化人才效应,打造精品品牌。柔性引进2位国医大师和1名青年岐黄学者,建立国医大师陈绍宏传承工作室、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杨向东名中医工作室等。引进185名优秀人才,其中硕士及以上6人。聘用重庆中医药学院19名专家为临床科室学科带头人,15名医院医务人员成功遴选入重庆中医药学院师资库,选派56名优秀医务人员前往四川省骨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知名三家中医院进修学习。(三)开展DRG付费,全面保障质控。制定医保结算清单管理制度、流程,开展医保结算清单全量质控,开展全院DRG相关培训2次,并对所有住院科室进行入科培训14次。对全区基层医院开展DRG培训1次,保证医保结算清单填写质量,DRG入组率100%。(四)加强医疗督导,推进健康管理。各季度对全区15个镇街卫生院(社服中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辖区内65岁以上常住居民13.66万余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9.65万余人,服务率70.64%;辖区内应管理0~36个月儿童1.07万余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0.96万余人,服务率89.51%。(五)加强管理创新,助力团队发展。组织科研项目申报,共申报区级项目2项、厅局级31项、省部级8项。梳理与严格把控已立项项目,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其中,提交市级科研项目2项,完成璧山区科技局科研项目结题14项。拓宽科研渠道,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中医药学院及重庆大学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申报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立项2项;申报厅局级科研项目2项,立项2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全年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4篇、普刊21篇;以副主编署名撰写专著6篇;获新型实用型专利2项。二是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筹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创建工作。在成功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后,即刻启动“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医院创建筹备工作。围绕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加强临床科室建设、加大科研教学投入、逐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等方面持续努力,力争在2027年底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要求,2028年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二)打造院校结合优势学科。借助与院校专家合作,提升中医康复、肾病等学科建设水平,强化医院中医特色优势。与重庆中医药学院赵朝庭博士合作,成立中医康复研究院。在肿瘤术后康复、心理干预、睡眠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全面提升中医经典科的学科建设。引进张玉笛博士,全力打造中医肾病科。引进何君博士,着力打造中医妇科。充分发挥博士专业优势,提高相关学科的专业水平与临床疗效。引入长江学者方邦江、青年岐黄学者王维,持续深化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大师陈绍宏专家团队、国医大师张大宁专家团队、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杨向东专家团队等的合作,在中医康复、肾病、妇科等学科形成特色优势,提高医院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三)落实院区规划建设。1.推进新院建设搬迁。一是“稳”旧院区。保留老院区门诊部、老年科、康复科、临终关怀科等科室持续运营,保障百姓中医药、中医就医需求,稳定中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二是“稳”新院区。找准切入点,尽快激活新院区,要选择名医、名科先行搬迁,聚焦优势病种,做优特需服务,充分“引流”、点燃“人气”、做大增量。要加强与重庆中医药学院等知名单位、重量级团队的合作力度,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打造高效卓越的管理队伍,确保后期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三是“稳”搬迁。拟计划分三个步骤预计一年完成搬迁工作:第一步,搬迁医院与重庆中医药学院联合运行科室、特需服务等非基本医疗服务科室,如健康管理中心、国医名医馆、院内制剂、医技、医疗辅助科室等;第二步,搬迁现有院区物理空间有限科室,如骨伤科、针灸科、康复科等;第三步,其他科室搬迁。2.打造中医特色街区。打造集文化展示、健康服务于一体的中医药特色街区,规划街区布局,含国医馆、名医工作室、康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药食同源营养研究院、中药房等核心区域,提供中医药文化技艺体验、中医交流互通、中医药诊疗等服务。为人民提供全面了解和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平台,展现中医药文化风貌,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9年03月06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有效期至2035年12月31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按照《关于印发璧山区2024年卫生健康系统综合目标考核实施细则》(璧卫发〔2024〕69号)文件,区卫生健康委对区中医院2024年卫生健康系统综合目标考核结果为优秀。(《关于2024年卫生健康系统综合目标考核结果的通报》(璧卫发〔2025〕24号))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殷阿茜  联系电话:17723035177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