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24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日期:2025-06-24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450699234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定代表

谭济川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执法保障。以区生态环境局名义,统一行使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的行政处罚权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等执法职能。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铁山路1号附4号

法定代表人

谭济川

开办资金

2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生态环境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

24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2024年,璧山区生态环境执法支队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各项工作推进顺利,取得积极成效。 一、坚定不移狠抓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以党建带队建,锤炼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环保铁军。一是紧抓思想建设。组织全体执法人员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精心组织开展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2024年共计召开支委会13次,支部党员大会4次,党课6次,开展主题党日教育13次,开展2023年度组织生活会1次。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利用支队例会开展廉政典型案例学习。坚决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制度管人管事,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 二、2024年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一)严格执法筑牢安全底线 高效统筹“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全年完成随机抽查548家次,全年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1件,环境犯罪案件3件,处罚金330余万元。积极组织开展涉水、气、声、“两打”等一系列环保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移交公安且刑事立案的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件,立案查处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案件1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辖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9天,同比增加12天。璧南河两河口国控考核断面、璧北河平滩市控考核断面水质首次稳定达到Ⅲ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一定成效。严格开展执法大练兵队列训练,1人获得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表现突出个人三等奖荣誉。完善联络机制,与镇街建立执法联络群,推进执法工作力量下沉。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及时补充更新了执法硬件装备,健全法制审核制度,提升执法人员素质能力,71名执法人员均持证上岗。 (二)应急响应构建平安防线 截至目前辖区突发环境事件“零发生”。开展环境安全专项执法检查,2024年排查环境风险单位366家次,督促相关单位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有效完成整改。完成140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并在重庆市环境风险应急指挥系统中备案。快速开展“6.2”璧南河铁山桥西侧河水水质感官不正常事件、“6.20”彩酷科技火灾消防废水流入璧南河事件应急响应工作,控制污染态势升级,两起事件均未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分别联合江津区、北碚区完成璧南河、璧北河“一河一策一图”整合工作,并通过专家复核。 (三)投诉化解提升服务温度 推进行政调解工作规范化,设置行政调解工作场所,制作行政调解委员会印章,开通环境信访24小时受理热线,与12345服务热线等渠道“多线并行”,及时掌握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共受理各类环境污染信访投诉2424件,所有信访投诉均按期处理回复,切实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完成行政调解案件4件,调解结果受到群众、企业认可。将辖区354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印发《关于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情形清单的通知》,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全年对5家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企业免予处罚,免罚金额合计23.8825万元。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以案四说”、推动“以案四改”,扎实抓好专项整治工作,大力纠治环保领域不正之风。 (二)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执法体系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加强与区公安局、区检察院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二是定期组织镇街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工作交流会和执法大讲堂培训会,分批次抽调镇街执法人员“跟岗轮训”,形成跟班学习、实践锻炼、以干代训等机制,为基层执法工作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细化工作方案,推动联合执法工作更为有效开展。 (三)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 全面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统筹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提升非现场执法能力。开展行政执法装备操作培训,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装备业务知识和信息化装备运用水平。强化社会监督,严厉打击生态违法行为,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四)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严格落实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工作要求,参照市生态环境局模式对行政主体进行调整,严格、公平、公正、公开开展行政执法,确保执法人员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依法执法。建设生态环境铁军,加强环境执法人员培训,针对执法人员、法制审核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及时宣贯学习新发布的生态环境监察方法标准等,提升环境执法人员技术能力。积极参加“环境执法大练兵”等工作,通过执法练兵、集中学法、案例释法、个案讨论等形式提高全员法治思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9年9月17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获评重庆市2024年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表现突出集体。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刘桂雲  联系电话:18428314992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