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050395848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7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璧山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龚 茜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璧山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高新区建设提供服务。受璧山高新区管委会的委托,负责为高新区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和复核提供服务;负责为高新区提供创新创业、人才培训、项目申报、成果转化、投融资、工程建设、党建等服务;负责实施高新区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 |||
住 所 |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双星大道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龚茜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606 | 1521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4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2017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推进“1+10”产业研究院建设。重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总院完成组织机构搭建,注册成立重庆得润汽车电子、重庆众泰新能源汽车技术、重庆黄桷树智能传感器、欣渝兴材料4个研究院,成功举办第二届重庆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发展交流会。设立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工作站。牵头22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智能传感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重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共性产品的研发。挂牌成立国家国防科工局协作配套中心西南工作部,为69家企业开展“民参军”国军标资质培训。建立“需求导向”机制,精准对接“大中小微”各类企业,整合现有的青山、红宇等国家级检验检测能力和设备设施,建设“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红宇公司)”。建立中小企业研发共享服务平台,获市科委2000万无资金支持;邀请意大利圣安娜大学马西莫教授来璧实地调研洽谈,就中意AR/VR实验室建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二是推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梦赛力士、万泰电力、众青齿轮等35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其中9家参与复审),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共106家;进入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型企业管理系统的企业197家;得润电子、兴渝涂料、众泰汽车等三家企业成功申报新型研发机构;宇海精密、桂生机械等5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地泽机械、三三电器、河海碳素等10家企业成功申报中小企业技术中心,各类市级创新平台已达71家。 三是推进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建成“璧山•创智工场”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和“佳迪达磁企业孵化器”等4个市级孵化器;指导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艾立特众创公社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成功纳入市科委2017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推荐名单;在高新区牛角湾原蓝黛标准厂房启动打造“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大街”。引进“阿里巴巴内外贸平台”进驻创业大道,并注册成立重庆小金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四是推进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成立重庆大学来华留学生创新实习基地,有100余人次的留学生到大江动力、瑞润电子、蓝黛传动等企业实习。新增众泰汽车、三友公司、山青机械等大学生实训基地11个,目前已接纳6000人次大学生参与实训。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签订实训就业合作协议,目前已招收企业学员200余名进行再教育培训。 二、2018年工作打算 继续推进“1+10+N”研究院体系建设,筹建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空间太阳能电站、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等创新研发平台。加强与国防科工局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合作,举办“民参军”资质培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市级研发平台10家、区级研发平台30家以上;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成立中意创新产业研究院,助推意大利圣安娜大学马西莫教授在璧成立AR/VR实验室。加强信息交流共享,举办第三届重庆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发展交流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16年06月02日至2021年06月02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冯文静 联系电话:13678447277 报送日期:2018年0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