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  2019年度

重庆市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日期:2020-08-03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7MB1B0656X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定代表

黄圣伟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全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服务。负责水情旱情信息报送和预警、水库蓄水和干旱影响评估、水旱灾害防御物资的储备和信息化建设以及全区洪水风险图编制运用工作;实施水利工程水毁修复以及重要河、库和重要水工程灾害防御调度演练、提供应急抢险技术支撑。

    

璧山区东林大道39号

法定代表人

黄圣伟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璧山区水利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

1

网上名称

重庆市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从业人数

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汛情旱情 2019年汛期我区气候总特点为降雨偏少,气温偏低,城区总降雨量717.5毫米,较常年752.5毫米偏少近两成,平均气温25.0℃。共出现2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别是“6.28”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累计雨量最大113毫米)和“7.15”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累计雨量最大71毫米);通过及时采取发布预警、加强联合会商、加强水库和堤防的巡查、加强对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监测预警、加强值班值守与信息报送等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措施,全区各条行洪河道水位正常,水库及各重要水工程安全度汛,未发生山洪灾害及洪涝灾害等灾险情。 8月开始,我区出现连续高温少雨天气,城区平均气温28.2℃,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1.4℃;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1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约4天,日最高气温达39.1℃;总降雨量131.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两成,部分镇街土壤出现轻度缺墒,我区4座中型水库和15座小型水库的蓄水情况总体较好,各水库的蓄水量能够满足城区及重要场镇的供水需求。总体上,今年我区旱情偏轻,没有出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1.汛前准备工作扎实到位 一是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3月,区级、镇街级区域防汛抗旱工作“三个责任人”、全区95座水库工程防汛抗旱“三个责任人”在璧山报上进行公示。4月,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2019年璧山区防汛抗旱工作意见》,细化分解防汛抗旱工作任务,落实了“区-镇街-村居”三级网格化责任体系。8月,区委办、区府办印发了《重庆市璧山区区级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名单》,明确了“一委四指”,调整充实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建立健全了区级、镇街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二是强化汛前检查,落实隐患排查整改。4月下旬,区水利局会同区应急局、区规资局、区气象局等部门形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区重点单位及15个镇街的水旱灾害防御制度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隐患排查整治、监测预警、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应急值守等汛前准备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检查组及时与镇街交换意见、反馈问题、指导帮助,并要求各镇街及相关部门对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结合当地实际,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通过汛前检查,排除了汛期安全隐患,提升了我区水旱灾害防御保障能力。 三是强化预案修编和审批。针对辖区内的重点水库、重点堤防、重点河段和重要场镇的防洪度汛,各水库管理单位和街道(镇)修编完善了各类预案220个(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个、城市供水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个、水库防汛应急预案95个、水电站防汛应急预案7个、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04个、薄弱环节防御预案12个)。 四是重视培训演练。通过组织专题会议、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对全区各镇街负责水旱灾害防御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同时督促和指导各镇街、水库管理单位等开展应急演练。区水利局和来凤街道在来凤街道龙井湾水库开展了2019年防汛抗旱应急演练,进行了队伍集结、物资紧急调运、手摇报警器报警、群众转移、冲锋舟水上救援转移、伤员救助、现场指挥等科目的演练。这次演练锻炼了我区应急救援队伍抗洪抢险的能力,提高了抗洪抢险的实战经验和水平,为坚决打赢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加强防汛抗旱物资管理。对市级物资璧山仓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对仓库内的汛抗旱物资,进行盘存和维护保养,确保物资拉得出,用得上。维护保养物资包括4台挖掘机、7台柴油水泵机组、16台汽油水泵机组、2台发电机组进、3艘橡皮艇、应急灯和JW7500型电筒等。 2.汛期防范应对工作井然有序 一是值班值守到位,信息报送渠道畅通。汛期严格落实了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未出现睡岗、脱岗、漏岗和无人值班的情况,各镇街、责任单位、各山洪灾害防治点和应急队伍随时处于临战、备战状态,同时保持值班座机、手机、传真、网络等通讯畅通,遇到险情、灾情,按照分级负责、逐级上报的原则,及时、快捷、准确报告。 二是加强预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不断完善山洪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等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强防洪保安工程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根据气象预警信息,结合防汛实际情况,通过璧山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微信平台、QQ群等渠道发布水雨情及预测预警信息,通知相关单位、水库管理单位及各镇街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告诫市民提前做好准备,提高灾害防范意识。 三是加强会商部署。根据区气象局提供的气象信息专报,积极参与气象局组织的联合会商,对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进行研判部署,细化工作措施部署,突出关键点位、关键环节、关键人员,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尽最大可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加强薄弱环节监测。根据全区历年易受淹地点分布情况,要求各镇街每日对防汛薄弱点进行监测上报,如遇暴雨天气过程,则加密监测,发现险情,立即处置并按规定上报。今年以来,未发生薄弱点洪涝灾害,确保无事故发生。 五是抗旱应急启动相应。2019年8月30日,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的紧急通知》(渝汛指〔2019〕12号)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区抗御伏旱工作,积极开展我区生活生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调查,并对供水形式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我区部分镇街土壤出现轻度缺墒,饮用水源水库蓄水情况较好,没有造成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六是各级领导指导检查水旱灾害防御工作。7月8日至17日,市安委会、市减灾委督查组对璧山区防洪重点区域及薄弱环节进行了督查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市应急管理局陈处长先后多次来璧山检查防洪重点区域及薄弱环节;9月19日,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余定国主任带队到璧山区市级物资仓库督导检查物资仓库管理相关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汛前及汛期多次对我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检查。 (三)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为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发挥更大效益,汛前对全区107个预警广播、7个图像监测站、6个视频监测站、7个自动遥测雨量站、3个自动遥测水位站、5个LED信息宣传屏等站点进行了全面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站点及时进行维修,保证所有监测预警软硬件设施在汛期均能正常运行。汛期,我中心工作人员及镇街工作人员通过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发布重要雨情、水情、天气信息,有效防范了灾害的发生,全区范围无重大灾情出现,在汛期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效益。9月份,请第三方专业技术公司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进行了安全检查,检查发现防火墙已经损坏无法启动、服务器硬盘损坏一块,数据库服务器电源模块损坏一块,为确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能正常运行,发挥预警功能,目前正在开展服务器和交换机采购工作,防火墙及杀毒软件更换及平台安全维护工作。 (四)水毁修复工程建设工作 加快水毁修复工程的建设。投入30.44万元对大兴镇朝元村6队新堰塘拦河堰和鱼洞水库水毁工程进行整治,已全部完工;投入50万元建设正兴镇湾塘村磨子沟排洪渠整治工程,现已完工;投入100万元建设来凤街道打靶河整治工程,目前正在施工,预计12月完工。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我区水旱灾害防御投入经费较少,导致部分水毁工程和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站点得不到及时修复和维护,影响来年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预警。 2.镇街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调动更换相对较频,工作衔接不够,业务不熟悉,一定程度上有碍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建议 1.加大水旱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以使水毁工程能够及时得到修复,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平台设施设备能够及时得到维护管理,以保证在来年汛期能够正常发挥其效益。 2.加大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力度,尽力提升镇街人员的水旱灾害防御业务水平,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确保需要时拉得出,顶得住,打得下,保安全。 3.继续深入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水旱灾害的防范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19年08月19日至2024年08年19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魏大鹏  联系电话:13594055692  报送日期:202004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