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预算/决算 > 预算  >  区级预算报告
[ 索引号 ] 11500227009344635U/2025-00125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体裁分类 ] 财政预算、决算
[ 发布机构 ] 璧山区财政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9-23 [ 发布日期 ] 2025-09-23

重庆市璧山区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重庆市璧山区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2025上半年预算收支情况

(一)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16亿元、同比下降(以下简称“增长”或“下降”)4.4%,其中,税收收入17.72亿元增长13.1%非税收入8.44亿元下降27.8%。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28亿元下降2.3%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93亿元增长82.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0.64亿元增长87.99%。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7.52亿元下降49.9%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71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7万元、下降10.5%

(二)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1亿元下降9.7%,完成预算的48.7%。其中,税收收入13.52亿元完成预算的51.4%。非税收入8.39亿元完成预算的44.9%。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78亿元下降4.3%,完成预算的45.6%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93亿元增长82.7%,完成预算的2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64亿元,完成预算的23.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7.2亿元下降50.2%,完成预算的31.5%

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71亿元,完成预算的57.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7万元、下降10.5%,完成预算的7.3%

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区人大各项决议,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着力统筹“全域抓收入”,倾力筑牢“防出险爆雷”底线,全力建设大财政体系,大力优化财政机制,穷尽办法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一)坚定不移促增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强化组织收入。联合税务部门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完善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针对重点领域和行业开展税收共治行动,严防“跑冒滴漏”。有序组织非税收入,上半年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7.7%,收入结构逐步优化。

二是积极向上争资。按照“分类分档、双向激励”管理原则,充分调动单位向上争资的积极性,通过动态调整、经费保障、定期通报、多方联动等保障机制,高位推动争资工作取得成效。截至20256月底,全区向上争取资金实现13.84亿元

三是加大资产盘活。一方面,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将全年资产盘活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区属国有企业、土地资源三类进行细化分解,切实提高闲置、低效类资产使用效益。另一方面,树立盘活典型,拓宽资产盘活渠道,打通“商转工”路径盘活闲置土地,优先保障优质工业项目用地需求,按需实施土地改造,有效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资源,缓解园区土地供需矛盾。截止20256月底,实现资产盘活41.78亿元,完成任务的63.3%;回收资金18.91亿元,完成任务的51.11%

(二)真抓实干强管理,增强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建立大财政体系。以统筹资金调度、统一资产调配、统揽各类资源为抓手,健全“大财政”体系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通过强化统筹联动,在各单位树牢全区“一张网”抓收入和“一盘棋”保支出的理念。

二是强化资金管理效能。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资金使用效益,对财政支出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核,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另外,严格执行《重庆市璧山区财政存量资金管理办法》文件规定,持续加大存量资金清理力度,截至20256月底,已收回97个单位结转结余资金0.79亿元。

三是提升财政审核质效。规范开展政府采购限价评审,20256月底全区累计完成了155个项目最高限价的评审工作,送审金额6.03亿元,审定金额4.61亿元,审减投资1.42亿元,审减率23.55%(包含医疗设备限价),切实实现财政资金的节约利用有序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核,我区坚持实行财政全覆盖结算审核模式,共完成74件政府投资项目的竣工结(决)算审核工作,上半年审结项目的送审结算总金额为8.64亿元、审核总金额为8.17亿元、审减总金额为0.47亿元、审减率为5.47%

(三)持之以恒惠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作为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确保财政对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累计投入教育经费预算7.77亿元,同期增长15.6%持续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我区全力打造璧山教育品牌,保障璧山中学、璧山巴蜀中学等学校日常运转,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提档升级。

二是织密社会保障网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及民生兜底障,累计投入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6.69亿元,同期增长22.2%。助力完善就业创业补助体系,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缓解就业矛盾;全面保障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低保低边、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

(四)全力以赴防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一是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常态监控“三保”执行、国库库款等情况,确保财政平稳运行。我区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压紧压实“三保”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优势,及时掌握“三保”支出情况,截至6月底,我区“三保”资金已实际支出13.4亿元,其中:保工资10.07亿元,保运转0.65亿元,保基本民生支出2.68亿元,全区“三保”支出及时、足额予以保障。

二是防范债务风险。将2025年到期法定债务还本付息金额全额超10亿元纳入年初预算安排,切实做好还本付息资金保障。强化债券资金项目储备,加大债券资金的申报发行力度,上半年报送3批次项目需求。大力争取市级限额,做到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债券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新增隐债风险防控,全面筹集资金化解存量政府隐性债务,确保隐债金额只减不增。

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财政紧平衡状态延续

我区财政本级收入持续三年下降,非税收入一次性资源基本耗尽,缺少一次性收入来源,基金收入规模下降且可用财力少。同时,财政支出压力持续增大,三保支出、偿债支出、运行支出、民生保障支出等支出需求不断增长,在收入短收、刚性增支情况下,财政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剧。

(二)风险防控形势严峻

一是债务管控压力凸显。2025年区级承担债务还本付息金额为近三年之最,同时2025年为其他债务偿债高峰,在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偿债路径持续收窄。二是欠付款项消化缓慢。在财政紧平衡运行状态下,可用财力优先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挤压存量欠款清欠空间,同时新增支出的叠加挤压,财政欠付款包袱愈发沉重,短期内难以消化。

(三)资产盘活成效不佳

一是资产清理不彻底,部分单位主观能动性不够强,存在优质资产资源未利用或低效占用的情况,不利于全区“一盘棋”推进资产盘活工作。二是受经济大环境、房地产市场行情、资金等因素影响,房地产企业投资拿地意愿低,土地招商推介困难,商服、住宅用地盘活难度大。

下半年主要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坚定信心决心,树牢底线思维、加压奋进、精准施策,增强财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重点做好以下财政工作:

(一)强化财源建设,锚定目标促增收

一是紧盯收入目标,坚持依法增收。为扭转当前财政收入逐年下降的趋势,缓和财政收支矛盾,下半年将抓收入放在财政工作首位,坚决树牢“全域抓收入”理念,全域组织资金入库,深挖潜力、力求增量,推动全区财政收入开源。

二是聚焦向上争取,持续推动我区经济发展。学习《璧山区对接争取2025年两会报告利好政策工作方案》(璧山府办〔20252号)精神,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抓契机用好政策工具,全面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密切向上沟通对接,靠前发力抢抓国家利好政策机遇,争取更多璧山事项纳入国家、全市盘子,为璧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掌握资产底数,盘活存量育增量

一是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底数,对经营属性较强的房屋、特许经营权、经营权待盘活资产进行核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形成可盘活资产清单,为完成盘活国有资产66亿元,盘活回收资金37亿元打好基础。

二是协同推进区属国企资产盘活,配合区属国企完善可盘活优质资产的梳理,形成可盘活资产清单,按照“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调则调”的原则切实提高外部资金回收比例。

三是用土地存量换资金增量,积极对接市级相关部门全力争取土储专项债,切实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加大土地招商推介力度,切实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契机,多途径推进存量土地资产盘活,完成闲置学校、办公楼、镇街零星土地等土地资源盘活资金的回收,有效增加外部资源进入。

(三)聚焦财政主责,协同发力提质效

一是优化预算管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要打破“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以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事业发展目标为导向,以政府当年可用财力为基础,从零开始谋划项目、匹配资金。同时规范预算编制的依据,转变预算管理“重编制、轻执行”的传统观念,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闭环,提升预算管理刚性约束力。

二是推动镇街体制调整,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对全区15个镇街2025年预算平衡的测算工作,确保各镇街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重点推进全区各镇街财政体制调整调研工作,调研分析各镇街的收入组成、支出结构、财力状况、保障能力及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厘清镇街与部门收入分享、支出分担等权责边界,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

三是推进预算绩效深度融合,健全结果运用闭环管理。稳步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完善项目立项“部门自评估+财政再评估”机制,进一步强化事前评估前端控制,深化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的融合。继续开展项目(政策)支出及部门整体支出重点绩效评价,推进共性评价指标框架的建设,形成“评价、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探索开展全过程重点预算绩效管理,涵盖事前绩效再评估、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事后重点绩效评价、成果应用等各环节的全过程重点管理闭环,综合衡量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推进预算安排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

(四)坚持风险防控,压实责任守底线

一是守住“三保”优先保障底线。压实“三保”支出责任,确保“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加强对“三保”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完善资金调度和库款运行机制,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二是守住债务风险防控底线。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控制法定债务规模在合理区间,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确保隐性债务只减不增,稳步压降风险水平;同时,继续做好政府债券资金申报发行等相关工作,重视项目储备和申报,提高债券项目申报通过率,做好已发行项目的推进实施工作,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债券资金的使用进度。

附件:璧山区202516月预算执行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