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年度报告 > 部门  >  区公安局

重庆市璧山区公安局 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日期:2023-03-07

区政府:

根据《2022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璧山府办发〔2022〕31号)、《重庆市璧山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璧山委发〔2022〕18号)文件要求,区公安局结合自身实际,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工作成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规定动作”常抓不懈,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之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推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见效。今年来,党委组织中心组学习6次,党委会学习5次,支部学习100余次。

(二)全面履行公安职能,多举措推动民生警务。持续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全面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在全区15个派出所全面推行“一窗通办”综合服务,实现城区和农村地区全覆盖,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就地办理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28类134项业务事项,切实解决群众办证办事“四处跑、进门多”问题。主动优化公安“窗口”服务,贴心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及上门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开启“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帮办服务,让璧山公安便民服务更有温度。今年以来,提供老年人优先服务1280人次,急事特办838人次,上门服务104人次,提供预约服务13776人次。依托区局自主创新打造的“证明快办小助手”程序应用,累计为群众便捷出具证明5882份;持续推进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业务1535件;配合相关部门创新推出“入学一件事”服务事项,为学生入学提供便捷服务2300余人次;依托商圈、社区、工业园区以及部分街道派出所,布建8个24小时无人便民服务点,投放自助设备25台,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通过自助服务点办理业务13118笔。

(三)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性强制措施和羁押性强制措施,对在全国或全市有影响的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企业要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规定,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共破获涉企违法犯罪案件95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8人,行政处罚10人,移送起诉10人,为企业追赃挽损近115万余元。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16余起,深入企业开展宣传检查1685余家次,指导企业整改安全隐患259起。对重点企业周边秩序进行集中整治,助力企业发展。

(四)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密切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科学性、合法性论证。严格遵守案件办理法定程序,各办案单位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依法按程序报法制审核后送局领导批准,凡重大、复杂行政执法决定由公安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确保了案件事实清楚、程序合法、证据充分、法律适用准确。同时聘请重庆善庆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参与区局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法律论证、法律评估,参与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法律咨询,接受委托,代理诉讼、调解活动及其它法律事务,进一步提升行政决策水平,增强法治观念。

(五)深入推进公安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刚性执行“五个一律”执法工作规定,每月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点对点指导整改,实现对执法办案活动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推进执法办案中心实战运用提质增效,以创评优等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作为目标牵引,启动涉案财物管理、案卷保管、律师会见、速裁法庭等功能,完善创新管理机制,持续加强源头管控,有力服务支撑中心工作,推动中心全方位升级“提档”。推动检察院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出台工作实施细则,有效实现检察监督与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的衔接配合,弥补监督短板,形成内外侦查监督有机融合。

(六)全力打好治安防控保卫战,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结合夏季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深入开展打击性侵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养老诈骗、欺诈骗保和涉救助困难群众等侵害弱势群体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扫黑除恶、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打击,特别是严厉打击制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抢劫抢夺等夏季突出犯罪,全力维护我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同时进一步优化、提升“2+N”矛盾纠纷联调机制,针对矛盾纠纷隐患、已发生矛盾纠纷的案件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或危害程度,加强矛盾纠纷分级分类管控,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277起,化解率达97.6%。

(七)着力铸牢法治理念,认真落实普法责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党建引领、警邻同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为载体,推进小区依法治理工作,促进了民法典等各类普法宣传教育在小区的全面开展,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小区居民法治意识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开展聘请法制副校长、入学法制教育、“法律进校园”、“警营开放日”“梦想课堂”禁毒知识讲座等专题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使全区青少年的遵纪守法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围绕公安中心工作,从街道、企业、校园周边社会治安秩序整治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全民反诈、全民禁毒、扫黑除恶等专项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280余场次,成效明显。利用“平安璧山”公众号,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治安防范知识,解答法律问题共计200余次,群众踊跃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普法氛围。

二、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

(一)及时调整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着力强化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人员调整情况,及时研究调整健全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依法组织协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领衔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把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摆到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副区长、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建亲自挂帅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研究,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领衔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专题(扩大)会议,领学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精神,坚持清单式、项目化管理和推进落实年度法治建设任务。同时,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三)亲自部署细化落实重点工作。副区长、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领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印发的《<中央依法治国办关于对重庆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璧山区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方案》以及《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工作任务清单,认真组织落实法治公安建设各项任务,一项一项盯住抓落实、见实效。

三、存在的问题

(一)学深悟透做实做得不到位。区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干警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但在研究阐释上不够透彻,全面推动融入公安实际工作上做得不够,导致对法治政府法治公安建设的整体把握不够全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不高。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区局干警主动以法治思维看问题,用法治方式解难题的能力不够强,执法和服务理念需要进一步转变。

(三)执法不规范问题依然存在。区局一直着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但投诉民警出警不及时、受立案不及时、执法态度粗暴、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群众满意度和执法公信力还需要提升。

四、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下一步,区局将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围绕“西部先进、全国一流”目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履行好使命任务,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各方面细化措施,持续加力,着力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一)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充分指导实践。从上至下全面深入开展学习交流,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和内涵,结合实际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的梳理,由法制部门牵头,统筹协调相关单位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切实保障区局民警养成法治思维、坚持法治理念、增强法治素养、提升法治能力。

(二)全面整治执法顽疾,确保常态长效。巩固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入开展执法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清理执法顽疾、消除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制定实效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整改标本兼治,切实筑牢执法规范和执法安全屏障。

(三)继续抓好监督考评,提升执法质量。法制、督察、纪检、信访等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贯彻推动落实执法办案活动全过程闭环管理。贯彻执行《重庆市公安民警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明晰权责范围,规范执法权力运行。严格执法考评、督察通报等日常监管,严格执行错案追究、责任倒查等机制,有效减少不作为慢作为、滥用执法权力和执法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四)抓牢抓实教育培训,加强执法主体能力建设。对照《重庆市公安机关民警实战大练兵方案》要求,充分利用专题培训、送教上门、随岗培训、旁听庭审、实战培训等方式,对接处警、受立案、调查取证、强制措施采取和涉案财物管理等执法关键和薄弱环节,贴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学习,不断增强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

特此报告。

璧山区公安局

2022年12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