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人民政府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广普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对照《2024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璧山府办发〔2024〕10号)工作要求,创新思维,完善机制,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广普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镇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坚持领导干部述法重点内容,把宪法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相关法规制定完善中心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机关事务各项工作由上至下依法开展,确保中心上下对内部管理制度学习贯彻落实到位,熟悉掌握中心各项工作开展规范,以此提高中心干部职工规范化管理服务的能力,为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奠定坚实基础。镇、村两级干部通过三级院坝会、敲门行动等形式入户向群众宣讲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2024年,我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08次,累计走访入户7172户,宣讲受益群众达11435人。
(二)配好配齐人民调解员。镇、村(居)配齐矛盾纠纷调解室,建立健全法治工作专人负责,强化责任,把法治工作落到实处。深化基层法律服务,全力办好办实“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完善和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全镇确定法律明白人45名,人民调解员81名,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2024年,我镇党委政府联合区司法局组织召开了2024年法律明白人培训会,全镇48人参加会议,进一步提升了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业务能力。
(三)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室(站)建设,配备镇、村两级法律顾问,组成“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法律人才队伍。二是成立村(居)警务助理团队。各村社警务助理联合派出所对镇辖区开展夜间巡逻工作,2024年共开展治安巡逻316次,对辖区平安稳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规范行政行为,推动依法行政。2024年,我镇共计26名干部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联动派出所、区级相关执法队伍,加强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执法检查,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今年以来,办理执法案件354件,未收到因执法人员违规执法投诉案件,无涉及行政诉讼案件。
(五)强化人大监督的职能作用,加大保障措施。我镇人大积极履行职责,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为了推进依法治镇工作,镇人大认真落实镇党委关于依法治镇的工作部署,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抓好执法责任制的落实,把依法治镇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工作落实到基层,同时强化监督职能,促进严格执法。同时,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扎实推进基层的依法治理。
(六)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社会治理化格局。我镇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明确了重点案件领导包挂、镇村干部分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以四下基层为抓手,把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维护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依法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24年,镇领导下访接待群众231次、363人,解决群众问题245件,有效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二、2024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我镇党政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把手对全镇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抓好推进本地区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对发生重大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一律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队伍力量还需加强。个别干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
(二)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力度还需加强。送法进企业活动效果不明显,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保障的力度还不足。
(三)法治宣传教育的手段还不够丰富。普法宣传活动形式、内容等创新力度不够,部分居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法治意识还有薄弱环节。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举措
(一)加强法治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培训力度,常态化组织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及经典案例,建强公职律师队伍,进一步促进公开公正文明执法。
(二)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入企业建立互动、沟通机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三)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强化经费保障,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开展各类富有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法治文化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