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10号建议的复函(璧卫函〔2025〕150号)
谢联林代表:
一、建立健全全区急救网络体系
区卫生健康委持续强化基层医院与区级医院间的紧密联系与深度协作机制,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医疗急救网络。在急救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并完善基层医院与区级医院之间的急救转诊绿色通道流程,确保其畅通无阻、反应迅速,最大限度缩短救治时间窗,有效实现医疗资源的充分共享与优势互补。同时,扎实做好120调度指挥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和应急响应保障,提升调度精准度与效率。面向社会大众,全面深入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升全民急救意识;在公共场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针对性组织并推广急救技能培训。依托建立的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应急技能实操演练培训,显著增强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完善急救设备和药品配置与管理
在基层急救能力建设方面,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工作专项督导,指导并督促基层医院严格按要求配齐、配足必要的急救基础设备(如除颤仪、监护仪等)和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甲级卫生院(社服中心)DR设备全覆盖。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急救设备定期巡检、维护保养、性能检测以及药品有效期动态监控、及时更新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急救设备的完好待用状态和急救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上,实施"上派下挂"与"县聘乡用"政策,由医共体牵头单位为基层医院提供精准帮扶。区级医院新聘人员须在基层医院服务满规定年限:同时面向招录至基层医院的人员,全面落实安家补助并实施定点定向培养机制切实充实基层医疗力量。同时,由区级医院牵头,组织系统化、标准化的专业急救能力规范化培训项目,覆盖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提升基层急救人员的专业理论素养、规范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置业务能力,确保其能够胜任院前急救的关键任务。
重庆市璧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