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曾维勇:无愧于誓言,不止于平凡!
巡逻防控、纠纷调处、服务走访、法治宣传……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默默扎根在基层,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在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统一指导下,璧山区在社区警务先进典型选树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社区民警先进典型。作为公安机关管理服务的“神经末梢”,最前沿的战斗堡垒,作为社区民警一员的曾维勇用双脚丈量每一条街巷,用温暖化解每一起纠纷,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坚守一颗真心,用情服务群众
群众利益无小事,得知辖区“小河沟”菜市场出现有人用大额假币购买菜农蔬菜,骗取菜农现金,曾维勇着便衣天不亮就到菜市场巡逻蹲守,连续一周终于抓获使用假币嫌疑人,为菜农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元。
日常走访中,曾维勇发现辖区内有一名12岁儿童长期没有户口,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经询问儿童的监护人,了解到该儿童是12年前在路边捡养的弃婴,因当时法治意识不强,没有办理任何手续。为解群众燃眉之急,曾维勇实地走访知情人制作询问笔录、查阅调取档案材料、联系刑侦支队开展血样比对,做了大量工作,排除了被拐失踪因素,最终成功为小朋友登记户口。
针对辖区公园手机被盗案频发的情况,曾维勇实地走访调查,走遍全部被盗小区后,他注意到缺少监控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安装监控,又没有合适的电力来源。为解决现实难题,曾维勇联系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在公园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借用路灯的电力安装监控,实现了辖区公园全覆盖。2023年下半年,璧山辖区各公园盗窃手机发案3件,同比下降89%。
用好一个平台,打好基础工作“攻坚战”
人员信息流动、房屋信息更新、地理信息维护……社区警务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开展“一标三实”工作的同时,曾维勇融合反诈宣传、重点人员管控、可疑人员排查、违法犯罪线索搜集、困难人员帮扶、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内容,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拉近了警民关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走访入户过程中,曾维勇深入居民家中发放反诈宣传资料5000余份,召开院坝会20余场,使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得到显著提升,辖区电信诈骗和养老诈骗案件发案大幅下降。落实对高危人员和物品管控,曾维勇对辖区精神病人、重点人员、关注人员走访全覆盖,及时掌握其现实表现和思想动态,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标三实”数据的及时采集,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通过曾维勇采集的居住人员比对信息,璧山区公安局成功抓获电信诈骗网逃1人、贩毒网逃1人。
扎根社区警务,织密社区平安“防护网”
社区民警是社区的“大管家”,社区警务工作看简实繁,只要和社区平安有关的,曾维勇都细致入微,尽量面面俱到。在治安巡逻防控工作中,警力有限,2023年,曾维勇牵头整合辖区学校、医院、物业等单位的保安,组成了一支警民联合巡逻队,形成了辖区社会面大巡逻格局,开展联合巡逻200余次,有力的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辖区盗窃门市和车内物品案件发案大幅度减少。在辖区重点单位开展反恐防暴演练,全面排查各单位重点部位安全隐患,协调社区、物业等力量,推进辖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和监控视频安装,新建成智慧安防小区6个。
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攻坚摸排化解矛盾纠纷,曾维勇主动以社区民警的身份加入到辖区60余个业主群,每天在群里转发警情通报,开展反诈宣传,收集社情民意、接受群众咨询,摸排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让群众感受到社区民警就在身边。
2023年,曾维勇共化解重点类纠纷10余起、关注类纠纷50余起,一般类纠纷80余起。
从警近10年,曾维勇干过不少工作,但他最享受的还是和群众在一起的时光。曾维勇说:“社区民警就像一个‘大管家’,把群众放在第一位,通过自己的工作让大家安居乐业,开起门都敢睡觉,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