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动态

智能机器人形象

璧山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日期:2022-03-25

近年来,璧山坚持从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果孵化三个方向同时发力,通过持续不断建载体、优生态、育主体、强平台等举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明显成效。璧山高新区纳入重庆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范围,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获批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13件,2021年登记科技成果19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26亿元。

一是倾力打造核心载体。重点建设璧山高新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生态社区。璧山高新区作为重庆以“一核多园”模式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中的“一园”,重点从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引进设立高端研发机构、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等方面着力,努力为重庆建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承载地和辐射源贡献力量,2021年,璧山高新区排名国家级高新区第79位,比2020年上升13位。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生态社区13万平方米投用,建成2条中试共享生产线、6个专业中试平台、9个研发实验室,入驻企业团队50家。

二是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出台《璧山区关于加快发展研究院经济的实施方案》《璧山区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试行)》等优惠政策,支持建设技术转移机构、鼓励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奖励科技技术奖获得者。加快推动总规模20亿元的重庆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在璧落地见效,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大力发展研究院经济。新培育研究院3家、累计达到31家。其中,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转移转化类研究院,探索出“三项管控”“四个体系”“五大链条”的成果转化运作模式,孵化落地平创等21家高科技企业;着力打造“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的康佳模式和“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集群”的比亚迪模式,康佳已完成了1188件有效知识产权提案,成功研发P0.375全球首个玻璃基板上最小间距的Micro LED显示屏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比亚迪聚焦新能源电池核心技术攻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刀片电池”实现量产、“云巴”首发,“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被评为年度7项“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之一;以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院,靶向推动原始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已遴选30个科创团队。

四是持续建强创新平台。2021年新增康佳、青山2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康佳获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零突破”。康佳纳入市级引进类高端研发机构培育名单,获得市级1000万资金支持,黄葛树研究院获重庆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3家企业获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区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33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4件。

五是引进转化前沿成果。成功牵手上海白盒子、恒渝电子、中芯聚源、脑陆科技、博张智能等高科技企业,靶向突破软件定义硬件芯片、半导体重要材料光刻胶、大板级扇出型封装设备、脑机接口芯片、氯碱智能装备等一批“卡脖子”和“国产替代”核心技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