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27009344547D/2019-00636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统计分析 |
[ 发布机构 ] | 璧山区人民政府 | ||
[ 成文日期 ] | 2019-12-16 | [ 发布日期 ] | 2019-12-16 |
2009年璧山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 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46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0%,增速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576万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750572万元,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423315万元,同比增长13.6%。按常住人口计算,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69元,同比增长8.8%。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3:58.6:33.1。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3、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表1
2009年璧山县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
2009年 |
比上年±% |
璧山县地区生产总值 |
1280463 |
14.0 |
第一产业 |
106576 |
6.0 |
第二产业 |
750572 |
15.5 |
工业 |
670533 |
17.3 |
建筑业 |
80039 |
5.5 |
第三产业 |
423315 |
13.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1427 |
5.6 |
批发和零售业 |
88076 |
20.0 |
住宿和餐饮业 |
28732 |
17.1 |
金融业 |
34996 |
21.7 |
房地产业 |
48095 |
5.9 |
其他服务业 |
141989 |
16.1 |
营利性服务业 |
56362 |
25.5 |
非盈利性服务业 |
85627 |
10.5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4%,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6%。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4.6%、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4%、菜价格同比上涨2.2%、蛋价格同比上涨2.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下降6.7%、油脂价格同比下降19.7%。
表2
2009年璧山县居民消费价格
指 标 |
比上年±%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4 |
食品 |
-1.6 |
烟酒及用品 |
2.0 |
衣着 |
-6.5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0.6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0.8 |
交通和通信 |
-3.6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5 |
居住 |
0.7 |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1.54万人,同比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1.15万人,同比下降0.4%;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84万人,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55万人,同比增长3.3%。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61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3%。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2459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3425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5013人、移民培训1085人、雨露计划培训1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7430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总人数达到192052人。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859万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7.0%。其中农业总产值73774万元,同比增长10.4%;林业总产值2715万元,同比增长13.5%;牧业总产值79825万元,同比增长2.3%;渔业总产值7079万元,同比增长11.3%;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1466万元,同比增长7.1%。全年水果、蔬菜、禽兔、花卉苗木四大主导产业产值102805万元,同比增长10.7%,其总量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62.4%,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454公顷,同比增长3.2%。油料种植面积1848公顷,同比增长30.1%。蔬菜种植面积16003公顷,同比增长6.0%。
表3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粮食 |
吨 |
175113 |
-2.9 |
蔬菜 |
吨 |
400373 |
18.5 |
水果 |
吨 |
73312 |
3.7 |
生猪出栏数 |
万只 |
28.01 |
1.4 |
家禽出栏数 |
万只 |
2558.69 |
6.4 |
肉类 |
吨 |
63910 |
21.8 |
禽肉 |
吨 |
38649 |
33.5 |
猪肉 |
吨 |
20010 |
3.5 |
禽蛋 |
吨 |
7094 |
-30.6 |
水产品 |
吨 |
11012 |
6.9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54328万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工业增加值670533万元,同比增长17.3%。
表4
2009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皮鞋 |
万双 |
6028 |
14.8 |
汽车、摩托车配件产值 |
万元 |
1024407 |
28.2 |
水泥 |
万吨 |
105.6 |
17.2 |
摩托车 |
辆 |
106450 |
67.7 |
钢材 |
万吨 |
23.31 |
35.1 |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860990万元,同比增长22.8%。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8617万元,同比增长9.0%;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2373万元,同比增长30.4%。大中型工业企业2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997963万元,同比增长18.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81185万元,同比增长25.0%。实现利税151811万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实现利润103311万元,同比增长21.9%。规模以上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4.7%,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其中产品销售率98.6%,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3.8%,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2.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用率5.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1.0%,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8次,同比持平;全员劳动生产率114352元/人,同比增长18.5%。
全县纳入统计范围的建筑企业有52个,其中三级以上施工总承包建筑企业33家,三级以上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7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0643万元,同比增长1.9%;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0039万元,同比增长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3643万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回落23.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60870万元,同比下降7.4%;集体经济投资1080万元,同比下降92.0%;私营个体经济投资608911万元,同比增长21.9%;港澳台及外商投资8478万元,同比下降24.9%;其他经济投资14304万元,同比下降50.9%。分城乡看,城镇投资738814万元,同比增长10.5%;农村投资54829万元,同比下降6.6%。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4000万元,同比增长100.6%;第二产业投资496862万元,同比增长33.2%;第三产业投资242781万元,同比下降25.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486862万元,同比增长31.8%。
房地产开发投资97802万元,同比下降20.7%,其中住宅投资68271万元,同比下降10.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69.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9%,其中新开工面积84.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3%。住宅施工面积136.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6%。全年房屋竣工面积48.77万平方米,同比下增长210.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3.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4.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8.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525万元,同比增长18.3%。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08603万元,同比增长18.7%;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4922万元,同比增长17.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40002元,同比增长16.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9584万元,同比增长30.2%;其他行业零售额3939万元,同比增长13.4%。
六、交通、邮电、旅游
年末全县公路里程151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81公里。全县机动车拥有量(不含摩托车)12578辆,同比增长21.3%。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096万人次,同比增长8.4%;旅客周转量9067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1%;全社会公路货运量749万吨,同比增长7.6%;货运周转量7329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6.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0858万元,同比增长9.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678万元,同比增长22.6%;电信业务收入18180万元,同比增长8.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1875户,同比下降1.6%;小灵通用户10682户,同比下降41.3%;移动电话用户,260714户,同比增长8.2%;互联网宽带用户31037户,同比增长45.3%。
全年接待游客87.8万人次,同比增长19.9%;实现旅游收入9996万元,同比增长20.0%。
七、对外经济、招商引资
全年进出口总额8674万美元,同比增长152.4%。其中进口总额4690万美元,同比增长420.0%;出口总额3984万美元,同比增长57.2%。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26个,同比下降33.3%;当年招商引资合同资金219550万元,同比下降90.6%;实际到位资金9550万元,同比下降69.1%。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40884万元,同比增长71.2%。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辖区内财政收入完成186719万元,同比增长2.6%。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129702万元,同比下降4.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6327万元,同比增长37.9%。地方财政支出199439万元,同比下降5.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6707万元,同比增长22.5%。在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26606万元,同比增长1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411万元,同比增长37.0%;医疗卫生支出10730万元,同比增长19.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7064万元,同比增长59.1%。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299329万元,比年初增长26.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2665万元,比年初增长20.4%。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27638万元,比年初增长39.9%。
全年保费收入34819万元,同比增长23.9%;赔付支出10700万元,同比增长136.7%。
九、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会、协会75个。其中县级学会、协会32个,会员14268人。市级技术中心10个,同比增长66.7%。高新技术企业8家,同比下降11.1%。重点新产品58个,同比增长107.1%。全年全县共获得专利授权174件,同比增长128.9%。
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站13个,电影发行公司1个,歌舞娱乐场所61家,综合性体育中心1个,体育馆3个,承办市级体育比赛3次。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64所。其中普通中学23所,小学47所,教师进修校1所,中职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90所。全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5888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33912人,小学在校生35454人,幼儿园在校生13681人,中职在校生2546人。全县各类学校招生人数25538人。其中普通中学招生11815人,小学招生5485人,幼儿园招生6848人,中职招生1360人。全县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5111人,其中专任教师4370人。在专任教师中,普通中学1899人,小学1941人,幼儿园378人,中职93人。璧山县户籍考生报到注册人数专科986人、本科1283人。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2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卫生院26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进修校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618张。卫生技术人员156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46人,注册护师、护士333人。2009年卡介苗、糖丸、白三联、麻苗接种率分别达100%、97.62%、97.62%、99.52%;流脑、乙脑接种率分别达97.62%、97.26%;乙肝合格接种率、乙肝首针及时率分别达99.5%、98.57%;产妇住院分娩率99.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45‰。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225866户,总人口(户籍人口)6252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3709人,农业人口461522人。全县常住人口53.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33万人,城镇化率39.96%,比上年提高2.04个百分点。在总人口中,男性320376人,女性304855人。全年出生人口6124人,人口出生率9.82‰;死亡人口2806人,死亡率4.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3。
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628元,同比增长18.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694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2元,同比增长9.75%。在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0055元,同比增长7.6%;人均经营性收入949元,同比增长34.4%;人均财产性收入1092元,同比增长2.3%;人均转移性收入4847元,同比增长9.3%。人均消费性支出10514元,同比增长14.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47元,同比增长10.9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672元,同比增长12.2%;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834元,同比增长8.6%;人均财产和转移性收入541元,同比增长17.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38元,同比增长3.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4.0%。
全年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190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180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875人,农民工养老保险5660人,两类人员(超龄人员和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养老保险14851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0583人。其中基本医疗保险37628人,城乡合作医疗52331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53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2343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044人。全年城镇居民5129户、8270人,农村居民11237户、20146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财政资金分别支出1692万元和1060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耕地面积762087亩,净耕地面积625368亩。年平均降水量1009.2毫米。水资源总量33781万立方米。年末水库蓄水总量5229万立方米。全县总用水量6465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442万立方米;工业用水930万立方米;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1093万立方米。全县总用电量125003万度,同比增长3.3%。其中工业用电量96793万度,同比增长0.6%。
全年全民义务植树200万株。完成森林工程建设任务9.5万亩。森林面积40万亩,森林覆盖率29.2%。本年新增城市绿地4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面积达到562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增公园绿地33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8万平方米
全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27人,同比下降3.6%。其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1人,同比增长10.0%;发生火灾199件,同比增长42.1%,造成3人死亡,同比增长50.0%;发生交通事故90件,同比增长2.3%,造成13人死亡,同比下降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