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动态

智能机器人形象

河边镇文昌社区楼栋“微治理” 撬动社区“大民生”

日期:2024-01-29

楼道内外干净整洁,“停摆”的路灯再次亮起,邻里间和谐相处,社区广场上群众愉快地打着羽毛球……这是如今河边镇经济适用房二期居民的幸福光景。
  无产权、无物业公司、无业委会……位于河边镇文昌社区的经济适用房二期的管理问题曾是该镇的“心头病”。此外,政策传达不深入、社情民意不畅通、居民自治不积极等问题也让这片“人气”不足的楼栋显得愈加冷清。
  楼栋虽小,却承载着居民日常生活“大民生”。为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去年以来,河边镇将经济适用房二期作为“党建统领楼栋治理”试点,并纳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项目”,“头雁”挂帅、网格联动、全员助力,深入推动楼栋“微”治理、完善社区“大”治理,使得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织密“一张网” 建立楼栋“微”组织
  “快过年了,购买烟花爆竹时,一定要到取得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合法零售点,更重要的是看清上面是否标注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号。”1月17日,河边镇文昌社区竹林湾路28栋,楼栋长代中云敲响一户居民的房门,再次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进一步提升居民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无小事,宣传得越仔细,我们居民也越安心!”住户文小平说,“楼栋长经常来‘串门’,我们有事也可以找他说,他样样都搞得清楚!”
  河边镇经济适用房二期居住着170余户居民,为进一步细化治理“颗粒度”,河边镇党委将楼栋治理工作与“党建扎桩·治理结网”专项行动紧密结合,细化网格至楼栋,延伸网格党支部“触角”至楼栋党小组,建立起楼栋党员就近联系群众的“1+N”工作模式,实现社区治理重心向楼栋延伸。
  “楼栋长不仅承担着入户走访、政策宣传、信息收集、一线服务等职责,还积极发挥人头熟、地头熟、情况明等优势,多渠道了解居民诉求,向上反馈居民问题。”河边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员亮身份、晒承诺,群众有响应、给好评。依托“楼栋听事、小区议事、社区决事”三级协商议事机制,通过党员的常态化“串门家访”行动,如今居民关心的楼道垃圾处理、防盗设施安装、高空抛物等治理难题均得到解决,楼道声控灯安装、路灯维修、停车场协调改造等惠民事宜也得以落实。
  此外,文昌社区还在试点楼栋入口处增设了公示牌和群众意见箱,切实保障群众意见有人听、需求有人管、难题有人帮。 “楼栋的变化确实很大,我们感到很欣慰,也很幸福!”29栋居民胡兴友表示,门口的公示牌和群众意见箱,给了大家说话和反馈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居民参与感和安全感。
  办好“一件事” 开展楼栋“微”服务
  去年7月,正逢雨季。27栋楼栋长戴家乾在了解楼栋受灾情况时发现,居民楼后的一片荒地坡度较大、土质松软,经雨水冲刷后出现滑坡,既影响群众出行,又存在安全隐患。
  发现问题后,戴家乾立即将该问题反馈给网格长,网格长接到电话后迅速前往现场查看,并将现场照片及问题情况提交给该镇相关科室。当天,便由镇相关科室牵头,召集社区干部、网格员、楼栋长及附近群众开展了一场解决问题的院坝会。
  “还是要先清理路面,把出行问题解决了!”“党小组可以出劳动力,大家想加入的就一起来哦,人多力量大!”“还是要从长远考虑,只清理不加固,坡坡还是要垮……”“可以种菜啊!又能吃又美观还省力,以后肯定不得垮……”
  院坝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商量出解决办法。会后,该镇相关科室立即联系施工设备予以加固修缮,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则马不停蹄地清理路面。看着大家忙得热火朝天,附近群众也自发参与进来为菜地播种育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片“垮兮兮”的荒坡地很快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菜园子。
  “我们楼栋长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要快很多,大家共同出招出力,问题解决了我们心里踏实,群众心里也满意!”戴家乾看着眼前的绿意,笑容直达眼底。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楼栋长的身影。去年以来,河边镇聚焦群众需求,引导楼栋长积极发挥作用,协调解决了居民关心的大小事务60余件,让居民的幸福感“原地升级”。
  建好“一个阵地” 完善长效“微”机制
  “最近买油盐酱醋都没怎么花钱,全部是用的积分,划得来!”“超市卖的东西很齐全,离家又近,很方便!”1月15日,试点楼栋居民张意琴与邻居拎着刚从“积分超市”兑换的洗衣粉、清洁剂等物品,逢人就“炫耀”。
  “积分超市”由区供销社、文昌社区及盐井河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筹建,于去年8月在文昌社区经济适用房二期试运营。
  “试点楼栋居民可以通过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平安法治宣传、生态保护等志愿服务或公益活动换取积分,积分按1分等于1元的比例在河边‘积分超市’兑换商品。”河边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积分兑换带来的超市收益还可以成为集体经济的又一创收点。
  “平时闲着在家还不如出来做志愿服务换积分呢,实惠哟!”“多参加活动,多‘攒’积分,既能换取自己所需的商品,还可以为建设美丽河边出一份力,一举两得!”……试点楼栋不少居民对“积分超市”好评满满。
  “积分超市”的成功运行让楼栋治理从党员干部“唱独角戏”转变为群众参与“跳集体舞”的和谐局面。大家纷纷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加入楼栋治理中来,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幸福自己管”。
  下一步,河边镇拟将“积分超市”作为全镇的“积分商城”,通过推行线上积分小程序,将积分兑换范围推行至全镇,届时预计平均每日可服务群众500余人,每月营业额可达50万元,真正实现积分兑换有“分值”、集体经济有“增值”、基层治理提“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