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预算/决算> 预算

智能机器人形象
[ 索引号 ] 11500227009345240X/2025-0000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体裁分类 ] 财政预算、决算
[ 发布机构 ] 璧山区三合镇
[ 成文日期 ] 2025-02-08 [ 发布日期 ] 2025-02-08

重庆市璧山区三合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审核和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按绩效目标考核标准执行,坚决制止铺张浪费的行为。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本镇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2024年我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556367.26元,其中完成本级财政收入416075元;上级补助收入40846692.19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5657495.78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5189196.41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293600.07元。总支出完成46556367.26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466439.25元,上解上级支出5958466.1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52143.93元,结转下年使用9279317.98元。

2024年我镇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842495.9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88800元,上年结余收入5453695.9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5842495.9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297173.44元,其他支出282571.77元,上解上级支出5156522.46元,结转下年使用106228.23元。

(二)收入完成情况

2024年我镇收入共计完成本级财政收入416075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0609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7%,非税收入完成205466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3%。上级补助40846692.19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1%,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5657495.78元,主要是体制补助5658600元、均衡性转移支付7448203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5395000元、结算补助27031元,固定数额补助2188239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940422.78元;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补助收入15189196.41元,主要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经费3973700元、璧山区年度财政综合评价奖励3000000元、耕地“非粮化”图斑整改经费1198432.64元、基层平安法治建设奖补资金1000000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293600.07元。

政府性基金专项补助收入388800元,主要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经费;上年结余收入5453695.9元。

(三)支出完成情况

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突出财政资金的公共性特征,在支出上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安排资金,在确保正常运转的同时要适度加大对建设的投入,坚持节约的原则,大力压缩各种会议经费等非生产性开支,缩减行政成本,规范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作用使用效益,节约有限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支出节约取得明显成效。从支出的具体项目上看,2024年我镇资金侧重于耕地“非粮化”图斑整改、恢复耕地、农村危旧房处置等方面,具体支出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066928.36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9%,同比增加21%,主要原因是今年支付了耕地占用税专项资金。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03055.97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同比增加44%,主要原因是事业人员养老保险、职业年金调标。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73001.42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7%,同比增加28%,主要原因是事业人员养老保险、职业年金调标。

——卫生健康支出774770.13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0%,同比增加4%,主要原因是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调标有所增加。

——节能环保支出2514654.39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同比减少3%,主要原因是今年受资金调度影响专项支出减少。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20363.22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7%,同比减少64%,主要原因是人居环境整治、城市综合提升行动等专项资金支出减少。

——农林水支出9277781.76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5%,同比增加42%,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村干部报酬、耕地激励金、森林防火、村干部社会保障补助金等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1748643元,完成调整预算的208%,同比增加60%,主要原因是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支出增加。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87241元,完成调整预算的4%,同比减少81%,主要原因是专项资金支出减少。

从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来看,财政收支基本实现了平衡。规范支出管理,严格压缩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这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区委、区政府正确指导的结果,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位代表及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圆满实现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全镇无明显的优势产业和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困难,工业经济薄弱,税收收入来源极其有限,仍属吃饭财政,支出保障主要依赖于上级财务转移支付,解决“三保”支出之余,难以支撑新增项目。

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编制2025年区级预算及2025——2027年区级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编制本镇2025年预算,结合2024年财政收支情况,制定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5年预算编制原则

1. 积极稳妥原则。依法组织本镇财政收入,原则上工商税收和非税收入参照2023年和2024年数据进行预测。

2. 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要求,突出重点、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倾斜,严格控制一般支出,确保人员经费和运转性经费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 注重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所有列入预算的项目均需要编制绩效目标、项目事前评估资料、实事求是反映项目资金预期绩效水平。

(二)2025年财政预算收入(草案)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25年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44万元。本级收入40万元,其中:工商税收预计完成19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491万元,其中:体制补助566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744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539万元、结算补助2万元,固定数额补助219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21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28万元,主要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经费、基层平安法治建设奖补资金、璧山区年度财政综合评价奖励等专项资金结余。

2.政府性基金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11万元,全部为上年专项结余,主要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经费。

(三)2025年财政预算支出(草案)

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025年我镇严格按照《璧山区2025年区级预算编制政策及口径》精神和持续贯彻落实区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编报支出、精打细算严把支出关口。为了确保“三保”支出,2025年预算全年支出3644万元,具体数据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6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28万元,主要是在职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补贴等;项目支出433万元,主要是璧山区年度财政综合评价奖励、基层平安法治建设奖补资金、统计工作考核奖励等经费。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0万元,主要是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等;项目支出7万元,主要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9万元,其中367万元是基本支出,主要是在职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项目支出372万元,主要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经费。

——卫生健康支出90万元,全部是基本支出,主要是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医保垫底资金等。

——节能环保支出151万元,全部是项目支出,主要是市政环卫经费、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经费。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0万元,主要是在职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等;项目支出68万元,主要是平安公园建设工程、文兴四街扩建路面硬化建设工程经费。

——农林水支出610万元,基本支出144万元,主要是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等;项目支出466万元,主要是村社干部工资及保险、村社区办公经费、服务群众经费、耕地开垦费等。

——住房保障支出86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主要是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27万元,全部为项目支出,主要是二郎农村道路路基滑坡应急调查及抢险项目经费。

——预备费提取66万元,按照总财力减去上解经费后的3%提取,用于无法预见等不可抗力性支出。

——其他支出(预留资金)22万元,按照年初预算支出总额的1%提取,用于工资调标、发放抚恤金等。

——上解支出317万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政府性基金支出11万元,主要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经费,均按照原用途安排。

(四)完成2025年财政预算的主要工作措施

1. 培植财源强征管,促进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的提高,努力达到三合财政可持续、强后劲、保增长的要求,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积极摸排税源,强化税收管理工作,在预算执行中适时对收入入库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 认真落实《预算法》的相关要求,扎实开展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所有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编制,所有收入按时足额上缴区财政金库。通过规范收支行为、健全审批流程、明确管理权责,构建公开透明的全口径预算机制。加强政府采购的计划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大政府采购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采购的质量和效率。

3. 加大财政监督力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财政管理,在工作中主动接受镇人大的监督,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压缩公务车运行费等三公经费的支出,强化预算执行力度,确保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三公经费同比呈下降状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原则,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做到“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积极探索财政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到科学理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