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动态

智能机器人形象

区审计局:走研究型投资审计之路 促进投资审计转型发展——关于研究型审计的思考

日期:2022-01-24

公共投资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内容,是规范公共投资管理、优化公共投资结构、提高公共投资绩效的重要途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深化改革、推进反腐倡廉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做实“研究型审计”的工作部署和侯凯审计长关于“研究型审计”的指示精神,切实把研究型审计作为推动工作、提升质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真正做到“研以致用、研以强审”。作为一名基层投资审计人员,就如何发挥投资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强“研究型”投资审计的学习研究与理论实践,在此对“研究型”投资审计作了一些初步的思考,谨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关于“研究型审计”的体会与认识

(一)研究型审计的概念

什么是研究型审计,有专家学者曾指出:“研究型审计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审计,从孤立到系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新时代背景下建设性审计模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研究型审计是从个别经验提炼为一般规律,从个别审计项目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提炼概括其所有审计项目的共性,提炼出审计模式、流程、方法。大致分为三类:应用型、模式型和科学理论型。具体内容本文不作详述。

(二)实现路径方法

投资审计务必准确把握研究型审计的精神要义,加强政策研判,做实理论研究,促进转型发展。毛主席曾说过,方法论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审计实践中开展研究型审计,不断探索投资审计新方式、新思路,用学习指导实践,以实践运用提高。

(三)投资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投资审计工作,必须牢牢紧扣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审计工作安排,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建设等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因此,投资审计工作未来的发展,其核心有“三不变”和“三个变”。

先说“三个不变”,一是依法审计的理念不变,二是审计转型发展的方向不变,三是投资审计的主责主业不变。

再说“三个变”,一是思维必须转变,而且要加快转变,既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一说到投资审计就是结决算审计,审计战线上的所有人都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转型中的投资审计;二是工作的重心要变,必须聚焦主责主业,突出投资审计的特征、特色和特点,如果混同于财务审计等其它审计,失去了投资审计的本质特征,还有单独存在的必要吗?三是审计的方式方法要变,在坚持投资审计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在“审管理、审质量、审效益”上求突破,在审计方法、组织模式、项目管理上求创新。

二、关于“研究型”投资审计的思路与思考

新修订《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对其他关系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和建设运营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的修订,不仅极大扩展审计的内涵和覆盖面,而且准确契合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变化,更是对投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认为,投资审计应坚持自己的做法和特色,做到下面“三个坚持”。

(一)坚持主责主业不放松

审计署秦副审计长和投资司许亚司长多次指出:“投资审计的主责主业是重大项目。”这为投资审计指明了方向。重大项目,凝聚的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重大政策、重大措施、重大决策部署,凝聚的是万千百姓的人心和期盼,凝聚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关系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因此,投资审计既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

一是持续做好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加强投资审计的计划研究,进一步增强项目计划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在项目安排上尽可能符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如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的渝东南地区开展长江流域治理、生态修复专项审计等;在洪涝灾害多发、水利基础设施发达的渝西部分地区开展引水灌溉、防洪排涝工程专项审计等。

二是研究探索区域性贯通式审计。在市区两级均有同一类别跨区域的轨道交通、桥梁隧道、河岸港口等重大项目时,从项目实施的政策、资金和范围“三统一”的视角,破除管理体制障碍,采取自上而下的贯通式审计,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二)坚持行业审计不放弃

近年来,重庆市审计局在全市范围40个区县成功组织实施了建委和交通系统的全系统全行业专项审计调查,全市审计一盘棋,步调一致,上下联动,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既体现了研究型审计的时代特征,又展现了投资审计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风采和亮色。

一是“研究型审计”在行业审计中作用明显。一是政策层面上,加强了投资审计计划管理,从单一造价审计向建设主管部门政策执行、职责履行的全行业审计的转变;二是组织方式上,强化“自上而下”、“三审融合”,项目统筹有创新和突破;三是成果运用上,突出“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深化了审计成果;四是业务拉动上,全市投资参审人员在管理审计、财务审计和大数据审计上进行了“大练兵”,锤炼了投资审计队伍。

二是“研究型审计”推动行业审计持续发展。一是加强数字审计在行业审计中的研究、开发和运用,通过大数据审计、计算机方法探索智慧化投资审计;二是加强经典案例的分析研判,丰富行业审计的理论水平、工作思路和方法模型;三是加强宏观政策的学习研究,既要具备宏观的“政策思维”,也要有微观的“审计手艺”,熟练掌握从宏观到中观,最后到微观的审计方法。

(三)坚持决算审计不缺位

新修订《审计法》已明确指出:“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决算审计是投资审计天然的职责和使命,其内涵极其丰富深刻。

一是审计职责不缺位。一是始终坚持“五审并举”理念,加强决算审计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丰富拓展决算审计的内涵、深度和广度;二是工程价款结算是决算审计和管理审计的基础,准确理解和把握“决算”与“结算”的区别与联系,深入开展政策分析研判,不能一谈“结算”就“色变”;三是坚持问题为导向,通过价款结算、建设程序的审核,重在揭示隐藏在隐蔽工程、量价之争背后的管理漏洞、违纪违法和利益输送。

二是审计方式有创新。一方面,强化组织方式创新,不越位,更不缺位;二是,强化审计质效提升,有重点,更有亮点;三是,强化对象精准管理,把握“科学谋划、量力而行、精准发力”工作思路,以工程影响力、重要性、审减率等多个维度开展重点抽审,聚焦重大问题并追根溯源。

三是审计程序规范化。一是业务指导规范化,上级审计机关应加强工作领导和业务指导,自上而下开展全系统的统一研讨、统一培训、统一指导;二是业务流程规范化,实现审计流程再造,从“计划、实施、审理、复核”上加强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在“流程管理”上要效益;三是业务文书规范化,统一决算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和报告模板等,做到文书格式、法规引用、问题定性“三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深化审计制度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也是新时代国家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殷殷嘱托,坚持审计工作创新发展,更要坚定不移坚持走研究型审计之路,不断深化新时代公共投资审计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投资审计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