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审计信息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服务 政策问答 政策解读
[ 索引号 ] 11500227009344643N/2025-0001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审计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璧山区审计局
[ 成文日期 ] 2025-10-23 [ 发布日期 ] 2025-10-23

重庆市璧山区审计局关于2024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公告


2025911日,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24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规定,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审计局工作要求,区审计局对2024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公告如下:

20247月至20256月,在区委审计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区审计局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持续加强常态化精准化“经济体检”,不断深化审计整改和成果运用,全力服务保障全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审计结果表明,2024年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全年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财政平稳运行。

——积极筹措财政资金。抢抓国家“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争取专项债券、专项借款、中央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等上级资金67.7亿元。

——保障社会民生支出。安排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64.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3%。落实财政性教育资金投入“只增不减”要求,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困难群体补助政策,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力度。

——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全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3.68亿元,融资平台公司压降1户,非标债务压降8.99亿元,严控新增政府隐形债务。

——优化财政体制管理。出台镇街体制补丁政策,加大对15个镇街“三保”支持力度,区级对镇街转移支付超9.16亿元,增长45%

围绕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相关审计情况

(一)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6亿元,支出79.61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39亿元,支出62.70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95亿元,支出21万元。审计结果表明,各部门各单位从严从紧抓好预算执行,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 预决算管理方面。一是未严控代编预算规模,2024年代编项目支出预算45.38亿元,较2023年增加1.37亿元;二是5个单位未编政府采购预算120.53万元、12个单位少编871.64万元;三是未及时分配下达12笔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053万元。
  2. 重点专项支出绩效方面。一是未及时拨付22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二是审核把关不严,4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或高新技术企业;三是2个项目未完成绩效目标,3190.96万元上级专款未发挥效益。
  3. 财政资金管理方面。一是未及时清理统筹33个预算单位结存两年以上资金212.73万元,审计指出问题后已收回;二是3个单位违规大额提现85.05万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组织对5个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预算部门不断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 预决算编报方面。一是3个部门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存在项目实际支出与年初预算差距大、预算编制超过实际需求等问题;二是2个部门预算公开内容不完整、不准确。
  2. 预算执行方面。一是4个部门8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二是2个部门财政资金补助对象不合规;三是3个部门未经审批使用临聘人员9名;四是1个部门已竣工项目未支付工程款73.85万元;五是1个部门为特殊困难群体老年人购买的意外伤害险理赔率低,老年人中医药管理率未达绩效目标。

3. 国资管理和项目采购方面。一是1个部门未执行履约风险评估和合同解约程序,单方面决定不执行1个采购合同;二是1个部门工程项目代建手续未经主管部门审批;三是3个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4. 财务管理和其他方面。一是1个部门未及时上缴财政专户资金136.04万元;二是3个部门482.71万元往来款未及时清理;三是4个部门结余资金22.43万元未上交财政;四是1个部门以前年度结转党费年末结余32.11万元使用效益不高。

围绕稳进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相关审计情况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审计。

组织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审计,助力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单位通过大力实施“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产业培育工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均实现了一定增长。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 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川渝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及重点任务落实方面。协同发展机制落实不到位,未与四川相关区域定期会商制定年度合作事项,未建立川渝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具体机制,无具体项目落地。
  2. 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方面。一是川渝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供需对接平台应用效果不佳,未实现供需配套等相关模块功能,未有效实现建设目标;二是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协同推进不到位;三是未开展氢走廊建设相关工作;四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未开展跨区域合作与服务。
  3. 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一是2个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滞后;二是相关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完成注册,未完成2024年度投资10亿元计划任务。
  4. 财政奖补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奖补政策落实不到位,1508.91万元专项资金未拨付。

(二)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实施情况审计。

组织对20192023年璧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任务落实、资金筹集管理和绩效等情况。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单位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保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 重点政策措施落实及规划建设任务执行方面。一是未按期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任务和农田宜机化改造任务;二是未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控制度。
  2. 资金筹集管理和绩效方面。一是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等用于弥补其他项目支出;二是超进度支付工程款976.54万元,未按合同约定收取低价中标风险保证金等1418.92万元,提前退还低价中标风险保证金3843.19万元;三是闲置2年的建设结余资金158.6万元未及时上交。
  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面。一是2个项目多结算工程价款12.8万元,5个项目多计监理费用20.68万元;二是2个项目未按设计施工;三是5个项目11个标段初步设计文件编制不合理。
  4. 高标准农田管护利用方面。部分镇街对已接收的高标准农田未履行管护职责,导致部分农田建设工程被占用或毁损。

围绕民生保障创造高品质生活相关审计情况

    (一)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审计。

紧扣国家安居政策落实等相关部署要求,组织实施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单位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结合实际着力解决群众安居问题,项目业主履行工程建设管理职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政策措施落实方面。

未完成2019年区委全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建成两山丽苑定向经济适用房”分解任务。

2. 建设管理方面。一是2个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进度滞后,基本建成后未达交付使用条件,影响后续销售分配,过渡费负担较重;二是建设管理不到位,存在6个项目未批先建、1个项目投资概算未报主管部门审批、3个项目合同签订不规范、2个项目超合同工期建设、2个项目建设质量和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三是4个项目未在规定时限编报竣工结算及财务决算。

3. 分配管理方面。一是1个项目计划建设规模超实际需求,在建房屋存在闲置风险;二是4个项目925套存量房源闲置。

(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审计。

紧扣国家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等相关部署要求,组织实施城镇老旧小区专项审计调查、璧泉街道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一期)建设项目(二标段)竣工结算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筹集建设资金,推动改造项目落地,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 改造任务确定及完成方面。一是未合理确定年度改造计划,未建立入库项目量化计分、排序制度,改造计划未同步实施、使用;二是7个改造项目久建未完,3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任意缩减建设内容及规模,11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填报数据不实。

2. 改造资金筹集管理使用方面。一是未建立健全本级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补助标准和老旧小区改造激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二是未及时分解下达中央专项补助资金4341万元,1472万元补助资金在未明确具体项目的情况下直接下达;三是3个项目未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9个项目未实现投资支付率不低于65%的绩效目标,未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分配补助资金、制定调整相关政策的参考依据。

3. 改造项目实施方面。一是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4个项目未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和办理结算;二是质量安全监管缺位,1个项目超标准设计铺设防水卷材造成增大投资,4个项目未按设计图施工影响工程质量;三是项目投资管理不严,2个项目多计工程价款332.28万元,2个项目未经请示增大投资193.21万元。

4. 投资绩效及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方面。改造成果的可持续维护缺乏保障,个别道闸机、岗亭等内容,由于缺乏管理导致安防、线缆规整功能未完全发挥。

审计整改工作部署推进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不断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组织领导和推进落实力度。一是持续高位推动,有效压实审计整改责任。召开区委审计委员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推进会常态化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深入研判、打通堵点,切实提升整改质效;区审计局会同区人大财经委、区政府办公室展开集中会审,促进问题整改销号7件,有实质进展17件。二是强化清单管控,加大审计整改督促力度。区审计局每季度形成《审计整改工作通报》,实现问题清单化管理,确保整改进展信息及时、互通;通过履职提醒函、工作提醒等方式督促问题销号。20247月至20256月,市级清单问题销号11个、市级台账问题销号48个。三是严把销号关口,不断提高审计整改实效。区审计局规范整改资料档案管理,严格审核把关审计整改结果认定,将整改资料结合问题的产生、发现、过程、结果一一对应,确保达到“回应问题、目标明确、措施可行、完善制度”标准,实现真整改、改到位、出实效。截至20256月已上缴财政和归还原渠道资金3.84亿元。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有关部门将加强跟踪督办。区政府将于202512月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一)精细预算管理水平,提升财政治理效能。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严格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切实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落实绩效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分配挂钩,倒逼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全面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严格落实财政监督责任,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预警机制,注重财政资金风险管理。

(二)强化地方债务管控,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积极推动落实债务稳妥压降方案,防范地方金融风险。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采取有效措施培育税源,逐年消化财政超支挂账事项;严格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的真实合规。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做实做强主责主业,增强自主盈利能力,防范化解债务接续风险。

(三)强化重点资金监管,确保政策项目落地。加强重点专项资金监管,定期跟踪资金使用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分级审批制度,防止超范围支出和挪用问题。加强项目前期调研,强化建设工程审核与管理,保证项目质量和工程进度。强化高标准农田全流程管控,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招商体系建设,填补产业空白,优化产业链条,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压实审计整改责任,推进审计成果运用。持续迭代审计问题清单全周期管控机制,细化清单内容,压实整改责任链条,严格推进整改进度。深化监督成果协同运用,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治理,共同推动解决重点事项和重点难点问题,多措并举做到真改实改。深化监督成果转化,将审计整改结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针对系统性风险开展举一反三,推动问题闭环整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