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27009344547D/2019-00625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统计分析 |
[ 发布机构 ] | 璧山区人民政府 | ||
[ 成文日期 ] | 2019-12-16 | [ 发布日期 ] | 2019-12-16 |
璧山县统计局 关于璧山县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统 计 公 报 (1999年2月10日)
199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风波和国内特大洪灾严峻竣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方针,加快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县属工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39.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7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7.2%。
一、第一产业(农业)
1998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农业生产仍然获得较好收成。全县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47363万元,比上年增长0.34%,其中,种植业产值27903万元,增长0.45%;林业产值922万元,增长56.5%;牧业产值15580万元,下降3.8%;渔业产值2958万元,增长12.3%。农业商品产值达到43847万元。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8年 比上年±%
粮食 253542吨 -4.3
#:稻谷 159245吨 -5.7
小麦 31473吨 3.8
油料 2847吨 2.6
#:油菜籽 2495吨 4.2
甘蔗 1366吨 -5.3
茶叶 285吨 11.8
水果 35971吨 12.4
#:柑桔 21848吨 4.9
年内,全县肉猪出栏率为104.5%,比上年增加2.7个百分点。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如下:
1998年 比上年±%
出栏肥猪头数 31.4万头 -2.2
出栏肥猪肉重 18860吨 -2.2
蚕 茧 422吨 -11.9
家 禽 肉 2836吨 -19.1
兔 肉 673吨 10.3
禽 蛋 4765吨 -1.5
年末生猪存栏 288010头 -4.5
年末大牲畜头数 6204头 -4.3
#:水 牛 5874头 -4.7
渔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7565吨,比上年增长6.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1998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6万千瓦,农用载重汽车498辆,比上年增长了7.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9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2.5%,农村用电量963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3%。
1998年,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县经济的重要支柱。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7%,乡镇企业出口创汇2648万元,年末,全县乡镇企业个数16462个,从业人员达到71994人。
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一) 、工业
1998年,全县工业生产在改革调整中保持了平稳增长。县属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351531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全民工业产值3148万元,下降24.5%,集体工业产值59147万元,比上年下降0.2%,私营和个体工业产值289236万元,比上年增长34.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8年 比上年±%
原 煤 20.21万吨 -20.7
发 电 量 411万千瓦时 -41.9
棉 纱 1151吨 162.8
皮 鞋 2187万双 -7.9
合 成 氨 5940吨 11.7
化肥(折纯) 4351吨 12.2
水 泥 32.6万吨 9.1
摩 托 车 15853辆 178.5
摩托车配件 41930万元 79.5
摩托车发动机 21092台 20.2
1998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产品产销率97.65%,总资产贡献率9.49%,资本保值增值率98.01%,成本费用利润率-0.34%,劳动生产率6571元/人,流动资金转次数1.14次;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3.36%,比上年增加10.3个百分点。
(二) 、建筑业
1998年,全县加快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的步伐,扩大新城区开发和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77687万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14728万元,增长37.7 %,房地产投资完成额18533万元,增长77.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9623万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竣工房屋面积1045858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45796平方米。
三、第三产业
(一) 、运输邮电业
1998年,由于加大公路建设,提高干线公路质量,交通运输能力大大提高,全县完成货运量2117万吨,货物周转量24215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44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113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4%。年末,全县拥有货车1430辆,客车414辆,比上年增长29.3%;出租车137辆,比年增长42.7%。
邮电通讯事业蓬勃发展,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4612万元,比上年增长42.3%;邮电业务总量4978万元,比上年增长8.3%。全年报刊发行量651万份,比上年增长2.8%;年末拥有电话机用户30642户,比上年增加7620户,增长33.1 %。其中,农话用户14883户,比上年增长47.9%;市话用户15759户,比上年增长21.6%;拥有无线寻呼7410户,比上年增长13.7 %;拥有移动电话机6538部,比上年增加4696部,增长2.55倍;全县电话普及率(包括移动电话)20部/百户。
(二) 批发零售贸易业
1998年,全县商业、供销企业进一步调整经营机制,深化改革,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市场繁荣,物价稳定,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77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全民所有制5000万元,占6.78%,集体所有制10026万元,占13.6%,股份制经济2545万元,占3.5%,私营及个体40041万元,占54.3%,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16162万元,占21.9%,比上年增长24.3%。集贸市场成交活跃,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57617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6530万元,比上年增长4.6%。
年内,国合商业纯购进总额40293万元,其中,农副产品总额4115万元;国合商业纯销售总额39252万元,国合商业年末库存总值12168万元。
(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事业
1998年,全县继续坚持“科技兴县”战略,积极实施科技项目,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共同进步。全年开展科技研究项目11项,其中,市级星火计划及科技攻关项目1项。年末全县拥有科研机构12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2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546人。县级学会、协会31个,会员12390人,乡镇科技协会26个,会员650人。
文化战线继续坚持“双百”方针,城乡文化市场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健康发展。1998年,城功举办了98璧山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和群众文艺汇演。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站26个;电影剧院6个;录相放映点16个,歌舞厅131个。拥有广播电视台(站)26个,有线电视用户达3.49万户,广播覆盖率达100%。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取得好成绩。年末拥有幼儿园170所,幼儿班355个,在园幼儿12643人,幼儿教师443人。全县3~6岁幼儿入园率为74.5%,7~12岁儿童入学率99.9%,14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9%。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243所,其中,中学36所,小学201所,职业中学3所;拥有在校学生77192人,其中,中学23923人,小学51290人,职业中学1239人;拥有教职工5346人,专任教师4183人。县内各类学校招生18630人,其中,中学10476人,小学7355人,职业中学533人;各类学校毕业生16311人,其中,中学6535人,小学9433人,职业中学184人。1998年,大中专院校在我县录取学生1577人,其中,大专516人。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网络进一步健全,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59个,病床1081张,拥有卫生人员14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72人;全县拥有医生634人。农村村级设立医疗点472个,拥有乡村医生及卫生员507人,其中,乡村医生333人。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和初保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农村35983户改水和13475户改厕任务。
体育事业不断推进。1998年,举办了县级以上体育比赛47次,承办了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全国男子篮甲A联赛热身赛、第三届亚洲青年女子和第十一届亚洲青年男子举重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
四、人民生活
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上升。
1998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22728人,比上年下降10.3%,其中,在岗职工20141人,比上年下降8.0%。全民单位从业人员12267人,下降28.1%,集体单位从业人员4548人,下降31.8%;其他经济类型从业人员3326人,增长1.1倍。全年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11439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162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546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均6282元,增长26.5%;集体单位在岗职工人均4580元,增长21.8%;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4214元,比上年增长13.7%。
年内,下拨民政救灾款92.33万元,救济3541户,发放救灾扶贫周转金54.3万元,发放特困扶贫专款12.8万元,扶持特困户3764户。年末拥有敬老院27所,床位1464张,供养五保户1507人。
年内安置待业人员2106人,全县注册个体工商户18582户,从业人员达到6.4万人;私营企业416户,从业人员9540人。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表明,1998年,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达到3185元,比上年增长6.6%,人平纯收入达到2393元,比上年增长9.3%,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650元,下降0.9%,人均生活费用支出18645元,下降6.9%。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36辆,缝纫机26架,手表282块,电视机108台,收录机12台,电风扇138台。
199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54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7.8%,人均储蓄余额达到2589元,比上年增加389元,增长17.7%。
五、人口和计划生育
199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95542人,比上年增加501人,增长0.08%,其中,男性人口309417人,减少119人,下降0.04%,女性人口286125人,增加620人,增长0.22%。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1.96%和48.04%;男女性别比为108.14(女=100)。
全年出生人口6130,出生率为10.3‰,死亡人口4057人,比上年增加196人,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3.5‰。
1998年,全县计划生育率92.44%,比上年下降1.24%,晚婚率42.6%,比上年增加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