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卫生健康> 卫生健康> 爱国卫生运动

智能机器人形象

开学季“健康第一课”:校园蚊媒传染病与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倡议书

日期:2025-09-12


亲爱的家长朋友和全体师生们:

当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仍处于流行风险期,流感、新冠、手足口病、水痘、肺结核、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和流腮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也将进入高发季。暑期探亲访友、旅游、开学返校等师生流动性大,加之校园人员密集,存在传染病传播及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为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现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一、警惕蚊媒传染病,做好“三清、三防、三早”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当前正值蚊虫孳生活跃高峰,清除校园及周边蚊虫孳生环境、做好个人防护是防控关键。

1.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学前对教室、宿舍、图书馆和办公室等场所开展一次积水清理,重点清除花盆托盘、饮水机底盘和废弃容器等孳生地。开学后每隔3-5天排查清理一次孳生地。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及时疏通排水沟渠,填平坑洼,保持绿化带干燥,景观水池饲养鱼类灭蚊,减少积水死角。

2.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教室、宿舍和办公室等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尽量用蚊帐,使用电蚊香液时注意通风安全。户外活动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裸露皮肤涂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产品。傍晚、清晨等蚊虫活跃时段,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积水边停留。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4天内从广东、东南亚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来(返)校人员,应主动做好为期2周的自我健康监测和防蚊避蚊措施。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发热门诊就医并报告学校,主动告知旅居史,禁止带病上学入托。

二、坚持多病同防,共筑健康校园

秋季开学后,校园内人员流动频繁,流感、新冠、手足口病、水痘、肺结核、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和流腮等传染病易聚集传播,需重点做好以下防控:

1.做好个人防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出现呼吸道症状时,自觉佩戴口罩;践行“七步洗手法”,在接触公共物品、餐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清洗双手;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学校,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切勿带病上学上班。

2.加强校园管理,筑牢集体防护的坚实屏障: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制度,及时发现并隔离可疑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强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膳食指导和学生营养健康监测;加强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操作规范与风险意识,减少校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饮水安全,定期对直饮水设备清洗消毒和检测,严禁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3.加强疫苗接种与健康教育,构建主动免疫屏障: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所有在校师生在每年9-11月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针对水痘、手足口病等易在校园发生聚集疫情的传染病,也应及时接种相应疫苗,降低感染率和重症发生率。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公众号、家长群等多渠道广泛宣传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引导师生和家长主动参与疫苗接种,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预防是最好的保护,责任是最大的担当。守护校园健康需众人长久之力,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共筑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的坚实屏障,携手打造一个安全、健康、阳光、和谐的校园环境!

感谢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9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