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公安数字警务站:聚焦智慧警务 深耕基层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治安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璧山区公安局积极推进“智慧警务”建设,今年以来,先后建成启用璧山区人民医院街面数字警务站和虹桥广场街面数字警务站,集合社区警务、巡逻防控、纠纷调解、服务群众、防范宣传、维稳处突等功能于一体,紧扣“大民生”、突出“小快灵”,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打通数据孤岛,持续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和新质公安战斗力,领跑基层警务工作驶入“快车道”。
整合资源 搭建街面“便民店”
“陈警官,你快过来,有患者家属说要砸医院……”前不久,璧山区人民医院街面数字警务站副站长陈兴华接到一起医疗纠纷警情,患者儿子情绪激动,扬言将找人到医院闹事。陈兴华从医院了解情况后,立即开展工作,协调院方与患者家属在警务站调解室内观看病房监控,院方对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当场解答,民警则在一旁耐心劝解,经过1个多小时的调解,患者家属最终认识到自己言行的不妥,双方握手言和。
为解决各类疑难纠纷,警务站设置了云联调区,配备视频会议功能,针对不同类型矛盾纠纷,及时连线相关单位和领域的专业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工作。特别是针对医院医患纠纷警情突出的情况,警务站将警力前移,警医密切联动,调解效率和效果显著提升,使群众少跑路,矛盾化解更及时更高效。
为方便群众,警务站24小时不打烊,集成多功能服务体系,优化设置社区警务办公区和24小时身份证、户口证明自助办理区。璧山街面数字警务站建成以来,接受群众上门办理相关业务1100余件,成功调解纠纷矛盾63起。
做实专业巡防处 织好治安“防护网”
“我看到前面路口有个小女孩像是走失了,麻烦你们过去看一下。”近日,虹桥广场街面数字警务站民警巡逻时接到热心群众求助,随后快速前往现场,帮助女孩寻找家属。“真是急死我了,我一直在沙坪坝找孩子,接到你们电话才知道她在璧山,太感谢你们了。”小女孩父亲到警务站接到女儿后,不停地向民警致谢。
为进一步实现街面快速反应,璧山区公安局依托人民医院、虹桥广场两个街面数字警务站配齐配强快反装备,入驻特警快反冲锋车组,统筹社会面巡逻力量,对巡逻区域实行网格化,科学设置必巡线43条,必巡点119个,强化重点部位、人流密集场所的巡逻力度,实现指令高效直达、警情精准投放、巡防处无缝对接的目标。
3月14日夜间,虹桥广场街面数字警务站巡逻队员巡逻到文风桥附近时,发现有一群众翻越栏杆欲跳河轻生,立即上前劝阻,同时上报情指中心,在周边群众的配合下成功将轻生群众营救。
璧山街面数字警务站建成以来,已处置救助类警情13起,通过专业指导和实际操作训练安保人员663人次,进一步降低了辖区内的安全隐患。
做优科技支撑 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
7月3日晚,虹桥广场数字警务站快处冲锋车组接到指挥中心调度,一门市发生持刀伤人事件,冲锋车组迅速出动,成功将5名涉事人员进行控制,并协助璧城派出所将涉事人员带至派出所。
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充分发挥科技强警作用,数字警务站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平台、警用无人机队伍、雪亮工程,打通数据孤岛,形成“警用无人机+视频巡查+地面警力”结合的空地一体化数智巡防模式,有效弥补常规巡逻盲点,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实现了“1+1>2”的警务效能。
“人民医院数字警务站请注意,水天池后山有老人走失,请尽快前往协助寻找。”5月31日,人民医院街面数字警务站接到转警,请求使用无人机帮助寻找一位走失老人。短短15分钟,数字警务站无人机操作手就成功锁定走失老人位置,并引导地面搜救力量找到老人,迅速开展救援,因救助及时,老人身体无大碍。
璧山区数字警务站启用以来,已开展无人机空中巡查664架次,飞行时长335小时,街面发案率降低了21%,警力出动减少18%,显著提升治安防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