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履职依据> 政策文件

智能机器人形象
[ 索引号 ] 115002270093446271/2024-00178 [ 发文字号 ] 璧农发〔2024〕146号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 成文日期 ] 2024-07-05 [ 发布日期 ] 2024-07-06

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璧山区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要点》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常态化全力抓好我区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保障粮食供应,区农业农村委结合当前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撂荒地统筹利用、耕地质量提升、耕地恢复补足、垦造水田、存量非粮化整治等有关重点工作,经与市农科院有关专家会商,现将全年主要种植粮油作物品种、播种时间、收获时间、建议耕作模式、建议机械方式、种植优缺点和种植技术要点形成《璧山区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各镇街结合本地实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基层农技体系有关法定职责要求,常态化组织一批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加强对种植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关负责人、一般农户等涉农对象的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以全覆盖解决“耕地无人耕种、耕地种什么、怎么种”的技术瓶颈问题,为常态化稳定属地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提供坚强技术保障。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7月5日          

(联系人:蒋亚东,联系电话:18883340815;技术联系人:殷清贵,联系电话:13678431423)


附件

重庆市璧山区全年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要点


序号

种植作物

品种推荐建议

播种时间

收获时间

建议耕作模式

建议机械方式

种植优缺点

主要技术措施

1

油菜

宜选择通过国审或渝审,高产、耐湿、抗倒、抗病、早熟、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建议选用生育期在195天以内的品种,如重蓉油1号,重油2号,重油9号,万油410,华油杂50,晶油1号等。生育期在200天以上高含油量的如庆油8号,庆油3号等。

育苗移栽:
播期:9月上中旬

移栽期: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
直播:
播期:9月下旬~10月中下旬

4月下旬到5月上旬

1.水稻—油菜轮作
2.油菜—高粱轮作

播种:移栽、直播、散播、飞播

收获:机械化收获

优点:可与柑橘套作,效益高,满足食用需要,可申请作物作物种植保险,减少灾害损失
缺点:水源不好不建议种植,高油品种生育期较长

(1)播种:做到“四早”,即早匀苗、早间苗、早定苗、早施提苗肥。

(2)清沟:水稻田要开好三沟(厢沟、腰沟、围沟),厢宽2m,厢沟深20~25cm、宽20~25cm,腰沟深25~30cm、宽25~30cm,围沟深30~35cm、宽30~35cm,确保灌排通畅。

(3)移栽:幼苗叶片达5~6片时可进行移栽,移栽时应做到"三匀三带"。"三匀"就是株行距匀、苗子大小匀(即分级移栽)、移栽深浅匀;"三带"就是带土移栽、带肥移栽、带药移栽。亩种植0.7万株以上。

(4)施肥:重施底肥,一般肥力田块亩施45%配方肥35~40kg、硼砂0.75~1kg,后期根据油菜苗情长势看苗施肥,亩施尿素5kg。

(5)病虫害防控:主要防控菌核病、霜霉病、蚜虫。

2

马铃薯

宜选择高产、中晚熟抗病耐逆和早熟优质耐弱光品种。建议选用青薯9号、渝马铃薯5号、鄂马铃薯5号、费乌瑞它、希森6号、冀张薯12、沃土5号等优质丰产马铃薯品种。推广使用脱毒种薯。

春马铃薯:播种期12月中旬-1月中旬。

秋马铃薯:播种期8月下旬-9月上旬。

春马铃薯:在5月上中旬收获。

秋马铃薯:12上中旬收获。

1.马铃薯-玉米轮作

2.马铃薯-玉米-红苕

播种:1亩以上地块可选用304或354拖拉机配套2MB-1/2 双行播种机进行播种、施肥、起垄、覆膜一体作业。

收获:可选用304或354拖拉机配套配套1JH-110型杀秧机和4U-83型收获机进行杀秧收获。

优点:马铃薯生育期短,株型矮,适宜与玉米、红苕套种。

缺点:玉米和马铃薯种植的密度和间距安排不当,易导致相互遮光、病虫危害较重、密度和产量不高、不宜农机操作等问题。

(1)种薯处理:种薯过大(75克以上)需切块的,在靠近芽眼处纵切,每个薯块重30~40克;每个切块应保证1~2个芽眼;切刀需用75%的酒精边切边消毒;种薯切块后宜用草木灰沾干切面或使用药剂消毒后即可播种。提倡小整薯播种,30~50克为宜。播种前应去杂去劣,剔除病、烂、伤薯。

(2)高垄栽培:播种前适时深挖或深耕。坡地可采取开沟点播,以后中耕培土成垄;平坝地区采取开厢起垄,垄高20~25厘米。

(3)适时早播:气温稳定达到5~7℃、10厘米土层的温度达8℃即可播种。

(4)合理密植:净作推荐采用厢距1米,厢上作垄,每垄种两行,株距26~33厘米,亩植4000~5000株。与玉米套作(2:2)采用1.8米开厢,垄上马铃薯小行距30厘米,马铃薯玉米间距55厘米,玉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均为24厘米,亩植3000株。薯-玉-豆模式下(马铃薯:玉米=4:2)采用2.7米开厢,马铃薯双垄四行种植,每垄两行,垄上小行距30厘米,株距30厘米,相邻垄间马铃薯间距50厘米,马铃薯玉米间距60厘米,玉米小行距40厘米,马铃薯亩植3000株以上。

(5)施肥:推荐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与配方肥配合施用,马铃薯配方肥推荐15-10-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肥料30-45kg/亩作基肥,团棵期到现蕾期追施尿素7-9公斤、硫酸钾10-12公斤。在土壤缺硼或缺锌区域,可基施硼砂1公斤/亩或硫酸锌1~2公斤/亩。

(6)病虫害防控:马铃薯病害重点防治晚疫病,虫害重点防治蚜虫和瓢虫,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7)适时收获:地上茎70%的叶片落黄时可收获,应选择晴好天气,土壤比较干燥时收获,为了避免雨季来临时出现涝灾,需提前早收。新收获的马铃薯应先放在通风凉爽处摊晾,贮藏前进行二次选择,剔除病、烂、伤薯。

3

小麦

宜选择通过国审或渝审,高产、耐湿、抗倒、抗病、耐倒春寒的早熟品种。如渝麦13号、渝1768、渝麦24、川麦1313等。

10月下旬~11月上旬

4月下旬到5月上旬

1.水稻—小麦轮作
2.糯小麦—高粱轮作

播种:条播、撒播、飞播
收获:机械化收获

优点:可与柑橘套作,主要粮食作物,满足食用需要
缺点:产量不高,效益较低,后期鸟害较高,对下茬作物种植有影响

(1)种植密度:增窝增穗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基础,干旱易发地区应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控制好群体结构。

(2)施肥:底肥每亩施用配方肥15~20kg+腐熟有机肥500~1000kg;分蘖期追施尿素5~10kg。部分缺钼的小麦田块适当补充钼肥。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追肥可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减轻干热风危害。可用0.4%磷酸二氢钾加2%~3%尿素混合液,或加其他生态活性肥进行叶面喷施。间隔7天复喷一次,提高千粒重,优化品质。

(3)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等病害和麦蚜、妍虫等虫害。

4

蚕豆

宜选择通过国家或重庆市登记(鉴定),高产、耐湿、抗倒、抗病、口感好的鲜食品种。如通蚕鲜8号、渝蚕1号、渝蚕2号等。

10月下旬~11月上旬

3月下旬

1.鲜食蚕豆—高粱轮作

2.水稻—蚕豆轮作

3.蚕豆—柑橘间套种

4.蚕豆—葡萄间套种

播种:稻桩旁直接免耕点播(3~4粒)
收获:人工采摘

优点:可与葡萄、李、桃等落叶果树及柑橘套作,冬季培肥,可提高耕地质量,效益较高
缺点:劳动力需求较高,人工成本大

(1)种植密度:肥力条件好的田块可适当稀播,肥力条件差的田块应适当密植。一般在7000~8000株/亩。

(2)施肥:底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kg+普钙30~40kg+钾肥5~10kg,混合后施入窝中间,将豆种按在窝两边,播种后盖细土;3~4叶时,每亩用尿素2~3kg+普钙10~20kg+钾肥5~10kg,对水浇于根部。开花结荚期亩用尿素3~5kg+钾肥5kg,对水浇施于根部。

(3)除草: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4)病虫害防治:适时防治斑潜蝇、蚕豆蚜虫、根腐病、叶斑病。

5

豌豆

宜选择通过国审或渝审,高产、耐湿、抗倒、抗病、口感好的鲜食品种。早熟豌豆选择中秦1号、渝碗3号等

10月下旬~11月上旬

3月下旬

1.鲜食豌豆—高粱轮作
2.蚕豆—柑橘间套种
3.蚕豆—葡萄间套种

播种:高粱秸秆桩旁直接免耕点播(3~4粒)

收获:人工采摘

优点:可与葡萄、李、桃等落叶果树及花椒、柑橘等多年生果树套作,冬季培肥,可提高耕地质量,效益较高
缺点:劳动力需求较高,人工成本大

(1)整地施底肥:前茬收获后及时整地,翻耕后亩用45%复合肥30~35kg作底肥,撒入地里后再打窝播种。

(2)田间管理:出苗时注意防治鸟害、兔害和虫害,以确保苗齐苗全。植株封行前注意防控草害,播种后可立即喷施封闭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以控制幼苗期草害;出苗后喷施“精奎禾灵”防治禾本科杂草。若在苗期缺肥,可每亩施尿素5~8kg,促进幼苗生长,早生分枝利于开花结荚。

(3)搭架引蔓:当幼苗茎蔓长到30cm左右,第1次搭架引蔓。随着植株的生长,向上每隔40cm不断引蔓托蔓向上牵引藤蔓攀缘,保证豌豆的藤蔓在烟杆和塑料绳上顺利向上生长。

(4)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控白粉病、霜霉病、潜叶蝇、豆荚螟、蚜虫等。

6

玉米

宜选择通过国审或渝审(引种),紧凑、耐密玉米专用品种,如渝单25、渝单722、三峡玉23、成单30、仲玉3号等

育苗移栽:

播期:3月上中旬

移栽期:3月下旬~4月上旬

点播:

播期:3月上中旬

7月下旬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带与玉米带间隔60~70cm)


优点:可与柑橘套作,主要粮食作物,满足食用需要,可申请作物作物种植保险,减少灾害损失
缺点: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

(1)合理密植:苗龄25~30天,分大、小苗分类移栽,亩植3000~3200株。

(2)配方施肥:底肥亩施用40%专用复混肥35~40kg,对重石灰性和重酸性土,每亩增施锌肥1~1.5kg。拨节期亩施用尿素8~10kg淋施,大喇叭口期亩施用尿素10kg淋施。

(3)去雄:人工去雄在玉米雄穗抽出30%左右,隔行或隔窝去掉雄穗。掌握“四去四不去”的原则,即去弱株、去病株、去早花株、去空秆株;花期遇连阴雨或严重干旱天气的不去,群体花期差异大的不去,地块四周的不去,去雄株数不超过全田株数的二分之一为宜,并注意防止损伤功能叶片。

(4)病虫害防治:地下害虫种类主要以金针虫、蝼蛄、蛴螬、小地老虎为害,苗期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等。

7

水稻

宜选择通过国审或渝审,品质达到国标3级以上,全生育期140~150天且抗性强、株型紧凑、株高110cm以下的穗粒兼顾型杂交稻品种。如宜香优2115,神农优455,神9优28,渝优703,渝优8203,万优80、渝香203、渝香8133等。

育苗移栽:

播期:3月上旬到3月中旬

移栽期:4月中下旬

直播播期:3月下旬至4月初

8月中旬前后

1.水稻—油菜轮作

2.水稻—小麦轮作

3.水稻—蚕豆轮作

4.水稻—儿菜轮作

5.稻渔(蟹、虾)综合种养

播种:机插、直播、手插、撒播、飞播

收获:机械化收获

优点:主要粮食作物,满足食用需要,效益高,可申请作物作物种植保险,减少灾害损失
缺点:水源要求较高,田间管理要求高

(1)播种:机插(含直播)亩用种量1.2kg左右,小粒种子1~1.2kg、大粒种子1.2~1.5kg;人工手插亩用种量0.6kg左右,播种时要播均匀,稀密一致。

(2)移栽:机插1.2~1.5万穴/亩;人工手插0.8~1.0万穴/亩,栽插时间为4月上旬到4月下旬。

(3)施肥:底肥亩施用有机肥500kg+40%专用复混肥25~30kg,易坐蔸田块增施锌肥1.5kg/亩。分蘖肥在栽秧后7~10天及时施用,亩施尿素5~8kg。

(4)水浆管理:秧田管理:播种至1叶1心前, 保持田间无水;1叶1心后及时灌水,不能超过秧心,有利于控草、除草;大田管理:分蘖期保持浅水,以促进分蘖,孕穗期保持田间湿润。

(5)除草: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及时除草,保证水稻正常发育。

(6)病虫除害防控:根据田间病虫测报,搞好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8

高粱

宜选择通过国审或渝审(鉴定)的,植株较矮(株高一般尽量在180cm 以下)的抗倒伏能力强、酿酒品质优、顶土能力强的品种,如晋渝糯3号、渝糯梁6号、机糯粱9号、金糯粱1号、川糯粱2号。

播种时期:3月中上旬。

轮作移栽时期:5月上旬~6月初

单作:7月下旬

轮作:8月中下旬

1.油菜—高粱轮作

2.鲜食蚕豌豆—高粱轮作

3.糯小麦—高粱轮作

播种:直播、撒播、飞播

收获:机械化收获

优点:可与柑橘套作,效益高

缺点:作物用途较窄,销售渠道不畅,后期虫害较高

(1)土壤改良:通过土壤深耕,传土聚垄,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不断增加土壤厚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水肥管理:出现旱情后,在水源方便的地方应在早上或傍晚实施窝灌、沟灌,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干旱天气对高粱生长的影响;施足底肥,轻施提苗肥,重施孕穗肥,补施穗粒肥。底肥每亩用人畜粪肥10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50~65kg、氯化钾4~6kg,随整地施入;及时中耕除草、追肥。

(3)秸秆覆盖:高粱移栽后,在干旱天气出现前,于高粱行两边铺放一层秸秆,实行秸秆覆盖栽培高粱。头季高粱收获后,采用秸秆覆盖高粱母茎。

(4)土壤浅耕:在高粱生长期间出现干旱天气时,及时采取浅耕土壤1~2次,可有效减轻干旱天气对高粱生长的影响。

(5)覆盖地膜:在干旱常年多发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4叶期移栽后覆膜,盖膜时将膜拉紧铺平,紧贴地面,在厢面四周开浅沟,盖膜后及时开小孔引苗出膜,孔四周用细土压严,移栽完毕后将地膜四边嵌入沟内用细泥土压严。

(6)合理密植:当叶龄5~6叶时抢雨天前移栽,墒情不足则浇水移栽。套作栽培一般每亩栽4000~5000株,净作栽培一般每亩栽8000株左右,每穴栽双株。

(7)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纹枯病、炭疽病等危害和土蚕、螟虫、蚜虫等虫害。

9

大豆

宜选择选择通国审或渝审(引种)的耐荫专用品种,如渝豆11、渝豆2号、南豆23(春大豆)、渝蜀鲜2号、3号、万鲜1号、2号(鲜食大豆)、南夏豆25、南豆12(夏大豆)等。

春大豆:清明前后~5月初

夏大豆:5月下旬~6月初

鲜食大豆:2月下旬~3月初

春大豆:7月中下旬

夏大豆:9月中下旬

鲜食大豆:5月中下旬

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带与玉米带间隔60~70cm)

2.蚕豆—柑橘间套种
3.蚕豆—葡萄间套种

播种:直播、撒播、飞播

收获:机械化收获

优点:可与葡萄、李、桃、花椒、柑橘等多年生果树套作,冬季培肥,可提高耕地质量
缺点:劳动力需求较高,人工成本大

(1)种植密度:“浙春三号”适宜播种规格为17cm×27cm或20cm×30cm,亩播种12000~15000穴,每穴3~4粒,定苗2~3株,亩用种6~7.5kg左右,每亩保持3~3.5万株左右。“渝豆一号”或“西豆三号”亩播8000~10000穴,每穴定苗2~3株。

(2)施肥:多施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增强固氮能力。春大豆亩用尿素3~5kg提苗,初花期至结荚初期每亩用0.1~0.3kg磷酸二氢钾和微肥(钼、硼、锌、铁肥等)喷施1~2次。夏大豆早追苗肥可促进根、叶生长,使幼茎粗壮,腋芽分化迅速。一般在片复叶展开时,每亩追尿素3—5公斤。氮肥施用不要过多,固氮素过多会抑制根瘤菌的发育,不利于大豆高产。开花前或初花期追施适量氮肥,可减少花荚脱落,一般每亩用尿素5~7.5公斤。结荚鼓粒期应采取叶面喷肥的方式补充营养,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3)合理密植:净作每亩播8000~10000穴,间套作种植每亩播5000~6000穴,每穴播3~4粒,出苗后每穴留双株。
(4)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豆杆蝇、潜叶蝇、卷叶螟、豆荚螟和蚜虫等虫害和锈病、根腐病、霜霉病等病害。

注意:及时清除杂草,根据不同季节的病虫害测报防控相应作物病虫害,注重田间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