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动态

智能机器人形象

璧山吹打薪火相传·非遗传承再谱新篇 ——重庆市级非遗《璧山吹打》拜师仪式 隆重举行

日期:2025-07-04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202573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璧山吹打》拜师仪式在璧山区文化馆三楼观演厅隆重举行。通过传统师徒结对的形式,为这民间艺术注入新生力量,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

一、主持人开场

唢呐一响,天地皆响。主持人以一段生动解说拉开仪式序幕,带领现场观众走进非遗。作为重庆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形式,《璧山吹打》如今正以“活态传承”的方式续写新篇。

二、负责人致辞

璧山区非遗中心负责人强调:《璧山吹打》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璧山人民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到,希望传承团队能探索《璧山吹打》与现代艺术的结合,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方式,让非遗活化起来、火热起来。

三、拜师行礼

最具仪式感的环节中,青年学员整齐列队,向传承人王剑峰行传统拜师礼:鞠躬、敬茶、双手呈递拜师帖,每一个动作都饱含对技艺的敬畏。恰似老技艺与新血液的碰撞,象征着“技艺传承、责任延续”的双重使命。

四、传承者寄语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王剑峰感慨:“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就知道吹打艺术不会断代。非遗既要守得住根,也要闯得出新!”他的话语里,藏着对传统的坚守,更有对创新的期待。

五、徒弟技艺展演

新生代学员携《好汉歌》等经典曲目惊艳亮相,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被推向最高潮。

六、合影定格

镜头里,传承人王剑峰面带微笑,弟子年轻面孔眼神明亮——这张跨越年龄的“全家福”,既是《璧山吹打》传承的历史见证,更是文化延续的生动注脚。

唢呐声起,代代接力。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此次拜师仪式既是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更是面向未来的崭新起点。璧山区将持续搭建传承平台,让非遗“活”起来、“火”下去,为文化璧山增添更多动人音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