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270093457773/2024-00037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土地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璧山区八塘镇 | ||
[ 成文日期 ] | 2024-06-11 | [ 发布日期 ] | 2024-06-11 |
八塘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30年工作方案
为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关于印发〈璧山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 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璧经改发〔2023〕1号)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中央关于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扎实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权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不得借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搞土地私有化,确保农民集体有效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保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享有土地权益。
(二)稳定原有承包关系。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基本原则,不得借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推翻原有承包关系,将承包地打乱重分。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原则上坚持家庭原有承包地块和面积不调整,直接续签新的土地承包合同。对于尚未完成土地确权登记的,应完善确权相关手续后延包。
(三)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依靠农民解决好自己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广大农民智慧和力量,破解改革创新中的难题;加强示范引导,允许农民集体在法律政策范围内通过民主协商自主调节利益关系。
(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农村社会稳定为根本前提,稳慎有序实施,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前后衔接、平稳过渡,不搞强迫命令;从各地实际出发,统筹考虑、综合平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保持历史耐心,循序渐进,既解决好当前矛盾又为未来留有空间。
三、工作内容
(一)摸底调查承包现状。一是摸清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家庭承包人口及承包地变化情况。二是摸清整户消亡、全家进城落户,以及整户无地等情况。三是清查核实土地承包档案。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档案为基础,对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情况开展全面清查。摸清本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的土地使用情况,查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承包方人员是否属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及低于本集体经济组织人均承包地面积的农户详细情况等。四是查清农村土地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重点摸清集体机动地、新增土地、二轮土地承包时适合家庭承包而未承包的土地、整户消亡承包地未交还集体的土地空间位置、面积、使用情况等。五是农户对延包的意愿及想法。六是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等,如田块四至不清、漏登、错登及承包方家庭成员信息错误等。
(二)规范延包工作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的规定,结合实际,指导村组探索延包工作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选举产生延包工作小组、摸底调查、拟定延包方案、核实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延包方案、制定重大问题处置办法、上报上级延包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延包方案、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在此基础上,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农村土地承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三)探索解决主要问题。一是探索直接顺延的条件和具体办法。二是对承包地因自然灾害损毁等特殊情形,探索实施“大稳定、小调整”的具体办法。三是探索解决承包土地现状变动、农户私下调换土地、承包土地转让、承包农户消亡、举家外迁等问题和跨村组跨镇街问题的解决路径。四是探索延包中三峡移民承包地安置矛盾的解决方式。五是探索土地延包中流转土地的处置衔接办法。六是探索人力物力保障路径,核算延包工作经费需求,如何有效降低成本等。七是鼓励有条件的村组,在农户自愿前提下,探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八是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机制,包括土地承包合同网签、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更新和日常变更机制等。
四、进度安排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2024年1月开始,至2024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
(一)成立机构,制定方案(2024年1月1日—2024年1月31日)
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以村为单位推选产生由村社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土地延包工作实施小组。结合实际,镇和各村分别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实施方案》。
(二)宣传动员,调查摸底(2024年2月1日—2024年4月30日)
加大延包工作培训力度,通过编印下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手册》《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方式,做好群众宣传动员工作。开展土地延包摸底调查工作,摸清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家庭承包现状、确权登记颁证到户情况、家庭承包户退出或应退未退情况、无地少地农户情况、村组农用地利用现状及机动地留用情况。
(三)规范程序,确认对象(2024年5月1日—2024年8月31日)
各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结合实际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土地承包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工作任务、延包资格标准、工作完成时限等。在延包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后的承包方式和退出承包地的处置方式;综合考虑农户宅基地、自留地、承包地等因素,探索在个别农户之间通过适当调整承包地或采取货币补偿、社会保障等多种措施,解决无地少地农户诉求。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解决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农民”身份缺失问题,明确家庭成员登记对象。
(四)签订合同,完善证书(2024年9月1日—2024年9月30日)
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为基础,填写调查资料,经公示无异议的,完善或续签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以承包合同为依据,已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新的承包期继续有效且不变不换,证书记载的承包期限统一变更,对个别调地的,在登记簿和证书上作相应变更处理。按照数据信息化、资料可视化、管理动态化、服务网络化的要求,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业务信息系统,并做好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有序衔接。
(五)修正信息,资料归档(2024年10月1日—2024年11月30日)
对各集体经济组织确定的成员对象摸底确认时点至第二轮承包期到期时点期间,成员信息发生变化及个别土地承包信息有误的作统一的信息修正,并对承包合同进行修订补正。充分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探索通过承包合同网签实现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日常变更常态化管理。以组为单位,建好承包户的面积清册、发包方与承包户签订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经营权证登记簿、经营权证登记统计表、承包方案、会议纪要或集体经济组织股东代表会决议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同时,对延包工作取得的经验做出全面总结,形成报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八塘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农业服务中心,设置5个工作小组和10个工作指导队,负责统筹、组织、协调、指导等日常工作。各村(社区)建立实施工作小组,明确包组工作人员。具体组织构架详见附件1、附件3。
(二)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镇指导、村主责、组主体”的工作机制。镇每月25日前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适时掌握工作推动情况,集中研判问题及处置方式,各村社区也要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收集、研判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党政办公室负责相关会务指导,各村档案整理;派出所要配合各村做好农村居民户籍查询工作;规资办要提供办理土地经营权证书指导;信访办要加强相关信访事项办理工作督导;司法所要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积极指导矛盾纠纷化解;财政管理岗负责协调落实工作经费;妇联负责指导土地延包工作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三)保障工作经费。延包工作经费由财政统筹安排,保障宣传、发动、培训、调查摸底、承包合同、证书印制、信息系统使用等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不向农民收取费用。
(四)强化风险防范。充分认识延包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及时掌握各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对于苗头性、倾向性和具有共性的问题,深入研究、广泛论证,提出政策建议,涉及重大政策的及时请示报告。对局部性问题,可按照“一村一策”或“一事一议”办法,通过差异化措施予以解决。镇村要履行好土地承包纠纷调处的责任,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土地延包相关表格详见《璧山土地延包工作手册》。
附件:
1.八塘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领导小组
2.八塘镇村(社区)建制调整村民小组组成表
3.八塘镇土地延包工作政策解释组人员通讯录
4.八塘镇土地延包工作村(组)工作人员通讯录
5.八塘镇土地延包问题收集表
6.八塘镇2024年土地延包工作时序表
7.八塘镇土地延包工作组选举大会、土地承包方案及土地调整方案主持词(模板)